07/15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定增+出售”,看新希望花式自救


文|睿研消费组 编辑|LEE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凛冬之战,即是生存之战。

随着猪价持续下跌,猪企无论是股价还是业绩已经步入寒冬。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希望 (股票代码:000876)的股价已经从2020年9月的巅峰42.20元,跌至2023年12月4日最低的8.83元,近80%的市值蒸发。

图片来源:官网

这一次的猪周期异常漫长,新希望打出“定增募资+出售资产”的组合拳,准备过冬。

1

定增续命

2023年11月30日,新希望抛出一个73.5亿元的募资计划,引起市场关注。

公告称,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73.5亿元,其中36.46亿元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15亿元用于收购两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权;22.0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目前,该募资计划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均未确定。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发行数量不超过1,363,732,329股,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分项目看,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升级猪场,是对公司现有猪场在生物防疫设施设备、智能化设备、信息化平台、种猪等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升级。公司表示,项目实施有利于提高生猪养殖效率,降低动物疫病对经营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盈利能力。

收购控股子公司方面,新希望计划用10亿元收购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六和”)9.26%的股权;用5亿元收购徐闻新好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闻新好”)18.3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新希望将持有山东六和、徐闻新好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山东六和主营业务为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畜禽养殖、商贸等,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六和净利润亏损4.91亿元。徐闻新好主要从事规模化生猪养殖业务,包含种猪繁育、仔猪销售、商品猪养殖及销售等产业链各个业务环节,2023年前三季度徐闻新好净利润亏损1.35亿元。

新希望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加强山东六和、徐闻新好与内部各产业链的协同配合和资源整合,更大程度地发挥现有优势和协同效应。同时,公司能够进一步提升归母净资产水平,提高公司整体风险防御能力。

2

岌岌可危的现金流

新希望是农牧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饲料、禽产业、猪产业、食品四大业务,覆盖了“饲料-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

此次启动定增募资“续命”可能与新希望近几年逐步下滑的业绩有关。

2021年,新希望扣非净利润巨亏79.21亿元;2022年,继续亏损9.52亿元;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新希望扣非净利润亏损39.08亿元。2021年至今,新希望已经累计亏损127.81亿元,亏掉了2018-2020年全部赚到的钱。

由于养猪业务扩张,新希望的债务压力快速增加。根据公告,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9月末,新希望的短期借款分别为103.99亿元、151.59亿元、133.59亿元和164.56亿元。而公司账上对应的货币资金仅分别为87.99亿元、148.69亿元、115.12亿元和115.97亿元。

随着短债偿还缺口越来越大,新希望的资金补充需求已迫在眉睫。

然而2023年下半年,新希望又陷入了新的纠纷。

在媒体和互动易平台上,陆续有新希望旗下子公司河南省鹤壁六和至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壁六和”)拖欠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的170多户养殖户2000多万款项的消息传出。

据悉,新希望对鹤壁六和的持股比例为55%。养殖户在与鹤壁六和合作之前,要先交几十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以确保后期鸭子的正常交付,这次的养殖款拖欠已让许多家庭连正常生活都无法保证。

新希望表示,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本着对养殖户负责的原则,在合资方还未能补齐前期等比例借款的前提下,决定主动承担合资公司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先行组织专项资金,代合资公司垫付部分养户欠款。

虽然彰显了大家风范,但养殖款的兑付无疑对新希望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达72.76%,为上市以来最高水平,较2020年末上升近20个百分点。

3

瘦身过冬

从2006年以来,中国养殖业经历了四轮猪周期,每轮周期的时长约为4-5年。在这些周期中,下行期一般持续1-2年时间,但在当前周期,猪价下跌趋势已达两年多,这一时长显著超出了历史同期水平。

这轮史上最漫长的猪周期底部,没有一家猪企可以幸免。除了新希望外,2023年前三季度,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全部报亏,其中牧原股份亏18.4亿元,温氏股份亏45.3亿元,傲农生物、金新农、新五丰、大北农、巨星农牧、神农集团的净利润亏损额皆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

“活下去”成为各大猪企近两年的核心目标。

为了渡过这漫长的寒冬,新希望开启了“瘦身增肌”模式。

2022年开始,新希望不断退租租赁场,全年退租178个租赁场,此举每年可给公司减少6亿元的租金开支;2023年前三季度亦退租租赁场41个。

2023年4月,新希望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川渝地区7个猪场项目公司股权出售给成都天府兴新鑫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以下简称“兴新鑫农牧”),加上2022年11月同样出售给兴新鑫农牧的17个养猪场,新希望已将川渝地区18个养猪场出售,回笼资金约20亿元。

2023年12月15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拟将旗下子公司山东中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食品”)51%股权出售给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牧集团”),此次交易金额合计约为27亿元。

资料显示,中新食品前身是新希望的禽产业BU,系新希望旗下禽产业链运营主体,产业涵盖种禽养殖、禽屠宰、调熟品加工、禽肉产品销售等。

此外,同日新希望还发布公告称,拟将旗下德阳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食品”)67%的股权,转让给海南晟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晟宸”),交易作价15亿元。本次交易后,新希望不再从事食品加工业务。

禽产业和食品加工业务转让给新希望回笼资金42亿元。未来,新希望的核心产业可能只聚焦于饲料、养猪两部分。

2023年冬季或许是本轮猪周期的“最后一个寒冬”,新的一年期待“春暖花开”。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


注:本文转载自蓝筹企业评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