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翼”变“三翼”,贝壳如何“翻山”?

摘要:7月12日,贝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发布了一篇名为《翻越第二座山,吹响集结号》的公开信,并宣布启动“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7月12日,贝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永东发布了一篇名为《翻越第二座山,吹响集结号》的公开信,并宣布启动“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所谓“一体”是经纪事业线,是贝壳最主要的业务板块,而“三翼”分别是家装、惠居、贝好家三大事业线,其中贝好家是贝壳新开展的业务。对于贝好家的业务理念,贝壳的解释是“以客户思维,共筑好产品、好服务,推动房屋供给侧升级。”但是对于贝好家的具体发展方向,贝壳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

人们不禁好奇,贝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挖墙脚被约谈:贝壳的野心不小

在公开信中,彭永东认为“新房产品在呼唤供给侧升级,使得通过创新方式改造供应链条成为可能。”因此有分析推测,贝壳得贝好家业务会向房企发展乃至介入房地产供应链。对于该业务本身,贝壳也的确给予了高度重视。

7月10日据有媒体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杭州房管局近日约谈了贝壳找房。还有消息称,杭州贝壳正在用高薪挖角我爱我家杭州高管团队。据传,此事件的起因是我爱我家杭州公司有关负责人准备离开我爱我家自立门户,出现了胁迫员工签署协议等恶性行为。

在7月10日当晚,我爱我家发布了一则沟通函称:“我爱我家杭州公司确实受到了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干扰,我们发现了侵害我司商业利益的违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通过恶意的手段扰乱市场竞争环境。”我爱我家还表示“原我爱我家天津公司总经理谢家强已接任杭州公司总经理一职,目前业务开展平稳有序。”我爱我家所遭受的风波暂时画上了句号。

从已有信息来看,这次挖墙脚的背后主使指向得正是贝壳。不可否认,这种恶性竞争对市场环境和同行均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如果与两天后彭永东得公开信结合爱看,这似乎也暗示贝壳正在为自己的新业务做准备。

不仅如此,贝壳内部的人事调动也体现出了其对新业务的重视。7月12日,也就是公开信发布的同一天,贝壳发布公告称公司建议委任公司执行董事徐万刚为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待董事会批准。徐万刚也将被任命为公司贝好家事业线的首席执行官,并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公开信息显示,徐万刚曾于2004年创办伊诚地产;2015年2月9日,伊诚地产与贝壳的前身链家地产战略合并,徐万刚进入链家任成都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加入链家后的徐万刚成为了贝壳已去世得前任董事左晖得“左膀右臂”,如今在贝壳已经工作了八年。

让如此重量级人物接管新业务,足以体现出贝壳对新业务的重视和对未来的野心。

增量竞争变存量竞争,行业整体下行

彭永东在公开信中反复强调如今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市场下行,竞争压力增大也在其年报中有所体现。2022年财报显示,贝壳报告期实现营收606.7亿元,同比下滑24.87%;实现归属净利润-13.97亿元,亏损幅度扩大了164.45%。而截至2022年末,贝壳的门店数量为40516家,较2021年末减少20.6%,其中活跃门店数量为37446家,较2021年末减少17.4%。

2023年一季度,贝壳的业绩有所回暖。贝壳总交易额为9715亿元,同比增加65.8%。报告期内贝壳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加61.6%;实现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544.49%,有亏损转为盈利。活跃门店数和经纪人数也有所上升。

然而整体的房地产环境走势仍然不乐观。公开信息显示,1-5月各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占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始终处在20%以下低位。前5月80家典型房企的累计融资总量为2623.7亿元,同比减少27.3%,5月,典型房企融资规模环比减少56.4%,同比减少60.4%,并创下了2020年以来单月新低。不仅客户对于购房缺乏热情,房地产融资规模也出现了萎缩。

2023年6月单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6015亿元,环比增长9.5%,单月同比下跌27.6%,较5月下降了33个百分点。2023年1-6月,百强房企累计全口径销售额34563亿元,同比下降0.4%,较1-5月下降了8.6个百分点。

有分析认为,贝壳“一体三翼”四条“事业线”均是围绕房地产展开的,房地产迟迟不回暖,企业唇亡齿寒,自身的增长压力同样很大。贝壳的新业务能否成为破局点还需要时间检验。(内容来源|商业华观)

注:本文转载自商业华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