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神药”瑞德西韦,到底神不神?何时上市?吃不吃得起?
这两天,美国神药瑞德西韦刷屏了——
据外媒The Verge报道,美国首例确诊新冠状病毒的患者在华盛顿州一家医院接受了一种Gilead吉列德公司实验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的注射,作为其治疗的一部分。服药一天后患者开始好转。四天后,他的发烧症状消失了。
这则消息,花朵财经经过多方核实,发现确实为真,但是由于媒体报道的局限性,此事中有很多的细节并没有被国内绝大多数网友掌握到。
这些细节包括:
1.瑞德西韦目前其实还不能被称作“药”,因为它目前还在研发过程中,只经过了2期临床试验,尚未进行3期临床试验。(目前在中日友好医院270例实验乃3期临床试验。)
花朵财经拿到了一张在北京机场通关的药物报关单,货物正是瑞德西韦,收货单位为中国医科院药研所,日期是2月4日——
2.在华盛顿接受Remdesivir注射的患者,确实是武汉旅客,重症(据称血氧饱和度仅有50多),医方和吉列德公司明确告知了患者Remdesivir是实验药物,被患者接受,并在一天后退烧,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4。
3.由于缺少实验样本,目前无法推断一定是Remdesivir在患者症状转好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排除是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起效。
1
新药或提前上市,不一定非等4.27临床研究结束之后
目前网传一份吉列德公司员工刘茜的电话录音,该录音中称,公司确实已经公布了Remdesivir的分子式,“没想着赚钱,这个分子式公布不是没考虑到中国人擅于仿制。”
此外,刘称,该药是吉列德公司为抗埃博拉病毒而研发,不过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这和公开渠道的其他消息口径一致。
一旦该药被验证有效并大量仿制,无疑是目前数以万计的患者福音,但该药是否能通过三期临床,要视乎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牵头的,样本量270人、预计4月27日的临床研究。
目前,该研究组捷报频传,第一例患者从重症到恢复用时不到24小时,接下来几天应该会有更多的消息。
根据吉列德员工刘茜在电话录音中的说法,该药并非一定要在4月27日研究结束后才能上市,而是视实际情况随时有可能提前上市。
此说法未有任何相关部门证实,但以目前疫情的严重程度看,消息的可信程度很高。毕竟,连刚做了几个小时的体外实验的双黄连都能成为安慰剂,那么,Remdesivir这种能在24小时之内将人从重症转为治愈的“神药”,有什么理由不得到一次特殊待遇呢?
2
“神药”价值几何?能否吃得起?
Remdesivir一旦上市,将卖多少钱一支?国人能否用的起?
首先,该药目前未获得任何国家的上市许可,所以,还谈不到“上市后的价格”这一步。
但花朵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药在美国国内通过能拿到的途径价格为2800美元/支。
甚至有人称,该药100ml就要39800元,第一天用量200ml,也就是79600元,此后连续9天,每天100ml。
这是多少钱呢?零头不算,440000元。
不管按照2800刀/100ml,还是39800元/100ml,这药大部分人还真用不起。
但是,但是!再说一遍,该药目前还根本谈不到“上市价格”这一说,目前所有有关价格的信息,相信都不一定是最终的“上市价格”。
3
重要提醒:新药或存安全隐患,审核机制不能放得过宽
对于Remdesivir的疗效,花朵财经和任何一位国人一样,乐见其成,但我们不得不在这里提醒各位,现实未必有我们想象的美好,Remdesivir不排除有安全隐患。
Remdesivir是吉列德公司几年前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制的抗病毒药剂,但是从临床试验效果来看,Remdesivir对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与其他三款针对埃博拉病毒研制的药剂同时进行临床试验时,接受Remdesivir治疗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的致死率最高。在2019年10月由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机构公布的一篇论文中称,总共1400多名接受临床试验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四种药的治疗,分别是ZMapp、Mab114、REGN-EB3和Remdesivir,最终,接受ZMapp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49%,接受mAb114治疗的患者死亡率 为34%,接受REGN-EB3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29%,而接受Remdesivir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最高,达到53%,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总体死亡率为67%。
基于这样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决定,继续进行死亡率最低的两款药REGN-EB3和mAB114的试验,而解除了另两款药ZMapp和Remdesivir的继续试验。
作为一款抗埃博拉病毒的试验药物,可以说Remdesivir是失败的。
那么问题来了,Remdesivir要作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上市,至少要解决这些问题:
1. Remdesivir的安全性到底有没有问题。或者说,当年该药在埃博拉病毒临床试验中的死亡率,是简单由于该药对一部分患者的埃博拉病毒未起到效,还是由于该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2. Remdesivir是为了攻克埃博拉而研发,尽管公司员工目前称其为广谱抗病毒药,但它对新冠病毒起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对于患者来说,也许完全不需要关心Remdesivir起作用的机理,只需要关心它是否有效,但是作为新药上市的程序,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有一系列严苛的规定,正常情况下要经历数年的各类实验才能上市,尽管目前疫情严重,但涉及到新药上市的一些基本原则,哪些可以突破,哪些原则一旦突破了将会造成该药的安全性未知的情况?这些务必要厘清。毕竟,当年非典治愈后,不少患者终身承受非典后遗症的折磨,这一次,人们希望“新冠后遗症”患者比例更少。
内容来源:花朵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