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平安信托官宣旗下产品踩雷,董事长总经理年初闪电离职,过去三年人均净利润417万

摘要:2022年,平安信托在年报中表示,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突出,部分信托产品发生违约延期,

2022年,平安信托在年报中表示,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突出,部分信托产品发生违约延期,对信托公司声誉造成影响,甚至演变成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言犹在耳,平安信托自己也因为房地产项目不幸踩雷。4约10日,平安信托发布声明称,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影响,近期平安信托福宁615号信托计划宣布延期,对于此次给客户带来的困扰公司深表歉意。目前,平安信托秉承着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切实履行受托管理职责,正在通过持续跟进标的项目开发销售及资金回笼情况、对回购义务人正荣方提起诉讼、推进信托计划持有的标的股权的转让退出等方式积极推进项目处置。目前公司整体业绩稳健、经营状况良好。

据媒体报道,平安信托道歉信中披露的项目为“平安信托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规模约7.72亿元,成立于2021年9月29日,存续期限30个月,原定于2024年3月29日到期,但是,该信托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70%股权,从而间接投资于厦门联正悦投资有限公司名下的“臻华府”项目(正荣地产旗下项目)。由于正荣地产暴雷,项目销售不佳,导致信托兑付延期。

从投资人提供的产品概况看,“平安信托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中高风险产品,平安信托收取2.7%的管理费,信托投资范围为“99%的资金用于与正荣地产合作,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一个或多个地产项目”。

平安信托与正荣地产的合作历史较久。其官网显示,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平安信托正荣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而2020年-2021年,平安信托福宁系列集合信托一共发了十几只,由于信托不对外披露具体资金投向,尚不清楚这些资金是否有流向正荣地产。

实际上,平安信托踩雷房地产项目不止福宁615号。3月1日,平安信托发布“翔远23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无法按期兑付公告,翔远230号的底层资产是重庆荣盛城项目。2022年,平安信托翔远9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宣布延期兑付,该计划规模10.38亿元。

此外,有平安信托投资人在微博爆料,平安信托旗下的佳园系列集合资金信托也有多只产品逾期,其中包括平安信托佳园468号、平安信托佳园316号、平安信托佳园400号以及426号。

背靠平安集团的平安信托何以落到产品频频暴雷的地步?

公开信息显示,平安信托成立于 1996 年,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 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目前注册资本为 130 亿元。平安信托股东有两家,平安集团持股99.88%;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持股0.12%。平安信托的大股东平安集团法定代表人为马明哲,但是平安集团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平安信托财报显示,2022年,平安信托实现营收30.86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17亿元,利息净收入2.13亿元,投资收益10.17亿元;净利润为15.93亿元。期初未分配利润为91.51亿元,本期对股东分配利润25.57亿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9.49亿元。


截至2021年和2022年末,平安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4613亿元和552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型占比分别为79%和83%。在信托资产投向方面,2022年信托投向房地产的金额为255.5亿元,占比约4.63%。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末,平安信托员工总数为 556 人,人均净利润为223万元。2014年,平安信托人均净利润224亿元,此后,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新一轮上涨周期,平安信托也进入了利润狂欢期。2015年-2021年,平安信托人均净利润分别为286万元、363万元、455万元、564万元、628万元、539万元、130万元。2018年-2022年,平安信托人均净利润超过400万元。

实际上,2014年以来,包括平安信托在内的信托行业享受了相当长时间的黄金时代,相应的信托业的人均薪酬也水涨船高。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报道称,信托业的平均薪酬在60万元-200万元之间。

很有趣的是,平安信托虽然每年会披露审计报告,但或许是为了防止外界了解其薪酬情况,所以将审计报告中三张表的“现金流量表”隐藏了,仅选择性披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知道这是不是符合监管对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规定,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既小家子气,也显得非常心虚。尽管如此,我们从仅有的业务及管理费、应付职工薪酬等栏目仍能看出,平安信托员工薪酬及福利情况很不错。

2020年和2022年,平安信托业务及管理费高达14.13亿元、13.96亿元、7.98亿元。2020年-2022年,公司职工人数为 682 人 、872 人、556人。由此计算,这三年间平安信托人均业务及管理费高达207万元、160万元、144万元。

再往前看,2016年-2019年,平安信托业务及管理费分别为15亿元、12亿元、9.9亿元和9.7亿元。同期,平安信托员工人数分别为972 人、743 人、382 人和为463 人。期间,人均业务及管理费分别为154万元、162万元、259万元和210万元。

2022年,平安信托为了清理房地产为主的风险项目,新设立了特殊资产事业部,专门从事问题资产清收。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平安信托大力拓展了外渠规模,深耕邮储银行、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等 14 个外部重点渠道,外渠规模占比由 2021 年的 28%提升至 2022 年的 58%。

探长不知道通过上述银行理财渠道购买平安信托的高净值客户现在感受如何。

此外,平安信托还转型聚焦机构资管业务,重点服务平安集团保险资金,截至年底,为平安集团保险资金配置资产存续规模超 600 亿元。

2022年5月24日-8月12日,深圳银保监局派出检查组对平安信托开展了2019 年现场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合规性及数据治理专项现 场检查,并出具《现场检查意见书》。

探长还注意到,在此次平安信托风险暴露之前,平安信托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已经全部换人。

2024年1月10日,方蔚豪接替姚贵平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姚贵平于2019年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现年62岁。姚贵平2007年加入平安集团。2024年2月2日,平安信托公告称,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手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2024年1月23日换发公司营业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方蔚豪。2024年2月5日,平安信托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核准,由张中朝接替戴巍出任公司总经理职务。蹊跷的是,戴巍现年57岁,2015年加入平安银行,2019年7月加入平安信托,2021年10月出任平安信托总经理,仅仅干了不到3年就离职。

内容来源: 探长读财


AI财评
平安信托近期因房地产项目踩雷而陷入兑付危机,反映出信托行业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的脆弱性。平安信托的福宁615号信托计划延期兑付,凸显了信托产品在房地产投资中的高风险。尽管平安信托在年报中已警示行业风险,但其自身仍未能幸免,显示出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上的不足。平安信托的高人均净利润和业务管理费表明其员工薪酬水平较高,但这也可能与其高风险投资策略有关。平安信托的转型策略,如设立特殊资产事业部和拓展外渠规模,显示出其应对风险的积极态度,但效果尚待观察。总体来看,平安信托的案例警示了信托行业在房地产投资中的风险,以及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上的挑战。
注:本文转载自探长读财,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