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华商基金看行业之低空经济:我们离“天空之城”还有多远?

        《华商基金看行业》第37期

        早高峰拥堵?打个“空中出租车”准点通勤不迟到;无须频繁换车,乘坐“飞行汽车”低空纵享整个城市美景;更有“人在家中舒服坐,包裹外卖天上来”……伴随低空经济的飞速发展,想象中的科幻画面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华商基金研究员刘静远表示,低空经济战略高度持续提升,其产业链具备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征,有望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抓手,“eVTOL+无人机”有望成为我国航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万得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30日,万得低空经济概念指数近3年上涨17.34%,同期沪深300指数下滑32.45%。

        低空域产业高地

        低空经济,是指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内,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空域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航空器、载人载货飞行器,涉及物流、出租车、外卖、测绘、农林、救援等居民消费、工业应用场景。

        在华商基金研究员刘静远看来,低空经济覆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产业,具备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征,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广阔,有望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抓手。

        目前多地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在产业集聚、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企业纷纷聚焦前沿领域,发力eVTOL、无人机等产品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另据民航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信息, 预计到2025年,通用航空(有人机)企业750家,通用航空(无人机)企业18000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500架,在册通用机场500个,全年作业飞行450万小时。

        eVTOL商用前景广阔

        eVTOL,意为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还可简单理解为“飞行汽车”。

        “低运营成本、高安全性、零碳低噪等优势使得eVTOL有望打破传统交通运输工具的市场边界,成为未来交运出行的主流方式之一,‘eVTOL+无人机”有望成为我国航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华商基金研究员刘静远表示,根据国内外整机厂产品规划,现阶段eVTOL包括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倾转涵道4种构型,其中复合翼、倾转旋翼或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计,2024年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规模将大幅提升,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亿元;另据南航通航与沃兰特联合发布《客运eVTOL应用与市场白皮书》预计,国内客运应用市场在2030年到2035年将实现城市“空中出租车”的应用场景,并将在2035年之后进入私人市场。

        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AI财评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尤其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财经视角来看,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多元化和跨行业特性,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特别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领域,由于其高效、环保和灵活的特点,有望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并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此外,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增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投资者应关注政策导向、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把握低空经济带来的投资机遇,同时注意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总体而言,低空经济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和布局的领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战略意义。
注:本文转载自电鳗快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