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开联通支付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25.4亿元!

摘要:开联通支付自2010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在全国范围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卓越表现,迅速崛起成为支付行业的佼佼者。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于近日公布,国内知名持牌支付机构开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开联通支付”)因涉及重大执行案件,被正式列为被执行人。该案件编号为(2024)闽01执996号,立案时间为2024年6月17日,执行标的金额超过25.4亿元,由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开联通支付自2010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在全国范围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以及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卓越表现,迅速崛起成为支付行业的佼佼者。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之一,开联通支付在行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于2021年成功续展支付牌照,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5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支付市场的地位。

然而,此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无疑给开联通支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据企查查公开信息显示,开联通支付的大股东为微科睿思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科睿思”),持股比例为9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90%的股权已在2023年10月被冻结,这或许是导致开联通支付陷入此次执行案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开联通支付此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可能与其近年来在业务扩展和内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有关。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开联通支付在业务发展和市场策略上可能面临了不小的挑战。同时,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化和主要管理人员的变动,也可能对其经营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产生了影响。对于此次执行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后续发展,开联通支付方面尚未发表官方声明。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此次事件将对开联通支付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产生一定影响。

未来,开联通支付将如何调整战略、优化管理、化解风险,将是其能否重拾市场信心、重回行业巅峰的关键。同时,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支付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和企业内部管理,确保业务合规和稳健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完善服务体系、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来源:消金头条


AI财评
开联通支付被列为被执行人,涉及25.4亿元的执行标的,这一事件凸显了支付行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机构,开联通支付的此次困境可能源于其业务扩展过快、内部管理不善以及股权结构的不稳定。特别是大股东微科睿思的股权冻结,可能加剧了公司的资金链压力。这一事件不仅对开联通支付的品牌和市场地位构成挑战,也为整个支付行业敲响了警钟。支付机构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必须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未来,开联通支付需要通过战略调整和内部优化来恢复市场信心,而整个行业也应从中吸取教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注:本文转载自消金头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