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长假前夕的最后一日,民营银行头部玩家——微众银行,收到了来自监管的千万级规模罚单。
国庆长假前夕的最后一日,民营银行头部玩家——微众银行,收到了来自监管的千万级规模罚单。
罚单出具的监管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载明微众银行被合计罚款1387万元。同时,基于近年来“双罚制”的落实,时任5位负责人被处罚款合计达24.7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年来银行大大小小的罚单层出不穷,但对于民营银行来说,这次的罚单确实突破了2024年以来的处罚纪录。
那么,微众银行缘何遭到监管重罚,今年的处罚形势又是什么情况?
根据罚单,微众银行所涉问题为反洗钱相关,所属时间段为过往年度。
事实上,微众银行在官网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回应。公告显示,处罚行动源于2021年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存在“存在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事由。
反洗钱是这两年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合规的重灾区。怎么理解反洗钱工作?这个过程主要是金融机构针对常见的洗钱类型,对可疑交易展开排查,目的在于斩断不法分子的资金链路。
而这其中,常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电诈、网赌、地下钱庄等。平日里网友频繁吐槽的“银行卡开卡难”,就是“断卡行动”执行到基层网点的一种典型折射,源头在于员工需要对反洗钱相关工作承担责任。
不过,微众银行作为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存在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作为“互联网银行”,并不具备庞大的线下网点,所有业务包括开卡全部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操作,比起传统银行采取的“亲核、亲访”等举措,这种形态对银行的线上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看一下微众银行此次涉罚的部门情况:
时任微众银行零售存款部业务规划实施室经理陈某宏、
时任微众银行小微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王某东、
时任微众银行法律合规部总经理李某峰、
时任微众银行法律合规部反洗钱室经理易某、
时任微众银行小微企业金融部系统管理室副经理刘某海
均被处以警告,分别被罚款5万元、1.75万元、3万元、10万元、5万元。
提炼一下,除了法律合规部门的两人之外,其他所涉的业务部门,一家是零售存款部业务规划实施室,另一家则是小微企业金融部系统管理室。
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在个人吐槽“开户难”之前,同样存在小微吐槽“企业开户难”的情形。如何在安全性与便利性之间做好平衡,始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需要权衡的问题。
不过,此次微众银行的罚单之中,并未提及“没收违法所得”相关信息。
不久前,素喜智研曾经跟踪过支付领域的大额罚单——9月13日晚间,上市公司海联金汇发布公告称,旗下支付机构联动优势收到了一张总计高达约8470万元的罚单。
罚单载明,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没收其违法所得38.73万元,处8432.11万元罚款,罚没款合计8470.84万元。被开具的罚单金额达到了违法所得的百倍以上。
而今年上半年通联支付亦存在类似情形,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开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汇管罚字〔2023〕3112231201号显示:
通联支付因未按规定办理跨境电商购付汇业务、未按规定向外汇局报送大额交易报告两项违法事实,被处罚款6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8万元。
可以看出,被处罚款的金额规模能够达到违法所得的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基于此,从金额方面来进行推测,微众银行此次的违法违规程度或介于上述两家支付机构之间。
虽然微众银行对受罚情况回应很快,但其“半年报”仍迟迟未出炉。从民营银行已出的2024年半年报来看,网商银行暂时保持领先态势,不过整个行业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例如利润下滑、净息差收窄、不良率承压等。
从业态相对接近的消金行业过往情况看,一些选择“隐身”的机构,多半是因为业绩增长不佳。而那些获得高增业绩的持牌机构,从来都是不吝于向市场率先交出令人艳羡的答卷。
摆在持牌金融机构面前的不仅仅是反洗钱相关考验。国庆长假前夕,资本市场的持续走强带动入场情绪浓厚,就在10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首破3万亿元,各种“杠杆入市”的段子层出不穷,更有网友晒出了放款成功+入金完毕的两类截图。
可以预见的是,不论是民营银行还是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从业者将会在年底最后一个季度绷紧神经、全力应对,防范借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否则在原本就艰难的处境之下被迫承担不良不说,还要承受来自监管的大额罚单,属实得不偿失。
内容来源: fintech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