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发布的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数(简称“指数”)显示,在其所分析的41个市场中,新加坡再度被评为全球最具金融包容性的市场,其次是中国香港、韩国、瑞士和瑞典。该指数由Principal Financial Group®发布。
这项于今日发布的研究由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Principal®联合开展,基于雇主、政府和金融体系在培育金融包容度方面提供的支持对各个市场进行排名。该报告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包容性进行了全面的对比评估,除了在全球和地区层面给出绝对分数外,还对41个市场进行了相对排名。
Principa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n Houston表示:“通货膨胀超过工资增长速度、加息和持续的市场不确定性让过去一年充满挑战。然而,即使面对这些经济压力,我们仍看到全球金融包容性连续第二年得到改善,雇主、政府和金融体系继续发挥合力,增加获得有用且实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随着企业和家庭获得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看到政府和私营部门已经加紧行动,努力帮助社会度过这些经济困境。这也使得全世界的金融包容性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发现
全球金融包容性连续第二年得到改善,所有区域和子区域都取得了进步。其中拉丁美洲的进步最大。
亚太地区表现最好的市场数量有所增加。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今年都进入了前十名。
亚洲年轻经济体的雇主已经加紧行动,通过支持家庭度过短期经济困境,帮助消费者和企业应对当地市场的经济挑战。在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经济体,雇主加大了围绕灵活薪酬计划的支持力度,例如提前支付工资或提高支付频率。
凭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进步,拉丁美洲市场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取得了飞跃。阿根廷处于领先地位,总体排名上升了14位之多。
全球消费者对金融包容性的看法有所下降。全球消费者对金融包容性的看法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从74.2%下降到60.5%。在41个市场中,有39个市场的看法得分下降。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经济洞察主管Christopher Breen表示:“过去一年出现了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重大双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指数涵盖的许多市场的金融包容性都有所改善,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消息。这反映了政府、金融体系和雇主在关键时刻加大了帮扶力度。尽管显然仍有进步空间,但金融包容性的提高证明了这些团体近年来所做的投资和取得的积极进展。”
雇主和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下降导致美国首次跌出前五名之外
美国的金融包容性得分同比保持不变,这表明美国在面对经济逆风时表现出了韧性。然而,该市场现在跌出了前五名之外,从第四位下降到第七位。这一下降是由于金融体系支持(排名从第一位下降五位至第六位)和雇主支持(排名从第12位下降八位至第20位)的力度减小所致。与此同时,美国在政府支持方面的排名上升了三位,来到第16位。
在雇主支持类别中,大型雇主在提供保险和退休福利等财务包容性措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小型公司和大型公司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2023年,最大型(超过500名员工)和最小型(少于100名员工)企业之间的雇主支持得分差距为62.0分。今年,这一数字已降至43.1分**。
Principal福利和保护业务总裁Amy Friedrich表示:“美国民众连续第三年将雇主视为在使其感到金融包容性方面最有作为的机构。这凸显了雇主在积极影响员工日常生活方面的独特地位。例如,当我们看到美国民众对金融包容性的感受持续下降时,雇主在帮助提高财务信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雇主的行动,例如加大对福利的投资和提供关于各种金融主题的指导,可以对员工福祉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推动更高的保留率和效率。”
¹ 截至2024年6月30日
² Ethisphere, 2024
³ Pensions & Investment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