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精医疗核心产品获越南市场准入 东南亚“三步走”布局成型

3月18日晚间,奥精医疗(688613.SH)宣布其核心产品BonGold人工骨修复材料获得越南卫生部注册批准。这是继2024年8月马来西亚、2025年2月印度尼西亚获批后,奥精医疗在东南亚市场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此次获批不仅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加速落地,更彰显了“中国智造”在高端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越南是东南亚增长最快的医疗市场之一,人口超1亿,且老龄化加速,骨科医疗需求旺盛。据国际市场考察公司(BMI)的研究报告,越南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23年已达到16.7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3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0%‌。该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市场包括中国和印度。‌奥精医疗此次获批的BonGold产品凭借其仿生矿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等领域,将填补越南市场对高性价比人工骨修复材料的需求缺口。

在地域上,越南与已落地的马来西亚、印尼市场形成“三角联动”。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人口2.7亿)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达12%;马来西亚则以高医疗标准著称,其获批被视为产品技术实力的背书。三地协同将助力奥精医疗辐射整个东南亚,为后续进军其他国家市场奠定基础。

奥精医疗的全球化战略核心,在于以自主技术突破国际壁垒。其体外仿生矿化技术通过模拟天然骨的成分与结构,实现“三仿生”(制备工艺、微观结构、组织成分),生物相容性与成骨效率比肩自体骨,远超传统材料。BonGold作为该技术的代表产品,早在2019年便获美国FDA认证,成为中国首个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同类产品。

此次越南获批,进一步验证了公司技术的普适性。公司产品已通过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多地严苛审评,形成“技术-认证-市场”的正向循环。有分析指出,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骨科手术渗透率不足欧美10%,其市场空间将是欧美发达国家的10倍有余,中国企业的性价比优势将加速替代其进口产品。

为支撑海外扩张,奥精医疗在供应链端提前布局。2024年11月,其潍坊新产线投产,年产能达200万盒,是2023年销量的4倍,可同时满足国内集采与海外订单需求。公司还通过自研“可吸收胶原蛋白止血海绵”(2024年11月获批)实现核心原材料自主化,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价格竞争力。

事实上,在东南亚市场之外,奥精医疗人工骨修复材料产品同时也在拉美等多个国家成功开展了临床试用,并获得当地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公司还积极与北美、中东、非洲等地区多个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国际市场进行接洽与合作,公司海外市场潜力有望渐进释放。


AI财评
奥精医疗在东南亚市场的连续获批,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市场的布局,不仅展示了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其在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南亚地区的高人口密度和老龄化趋势,为骨科医疗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奥精医疗凭借其独特的仿生矿化技术,成功填补了高性价比人工骨修复材料的需求缺口,有望在这些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从供应链角度看,公司通过新产线投产和核心原材料自主化,显著提升了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为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公司在拉美等地的临床试用和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进一步显示了其全球扩张的雄心和潜力。总体来看,奥精医疗的全球化布局和技术优势,使其在高端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未来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