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暖 建信基金看好四大方向投资机会

      在国内政策与资金“稳市”支持下,近期市场情绪持续回暖,连续多个交易日收涨,并逐步震荡企稳。建信基金认为,随着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期的到来,基本面定价的重要性逐步抬升,后续要重点关注国内对海外关税的政策应对,看好内外需低相关、科技成长、红利和内需政策发力四大方向的投资机会。

  回顾一季度,我国经济基本面走势平稳,消费整体表现较好,其中电子类产品增速较高,同时,内需走强支撑生产端维持高位,3月制造业PMI延续改善趋势。

  向后看,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之下,重点关注国内的政策应对。目前,金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已开始推进,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已经公告通过ETF增持,央行明确必要时将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同时,近期债市利率的下行体现了市场对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和对宽货币的期待,4月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提到,“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考虑到汇率约束和银行负债端的压力,降准或率先落地。

  进入4月,上市公司密集披露财报数据,叠加超预期关税的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大盘价值风格有望占优;后续随着短期风险偏好逐步改善,中小成长风格的弹性更高。

  展望A股后市行情,建信基金认为,当前估值已重回较低区间,市场情绪得到大幅释放,耐心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望在资金层面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具体配置上,看好四大方向的布局机会。一是内外需相关性较低的品种,包括农业、稀土等反制品种,以及军工、半导体、高端医疗器械等自主可控和国产化领域;二是科技成长方向,经过阶段性调整,当前板块交易拥挤度显著缓解,短期风险偏好相对回暖,中长期继续看好AI产业链的投资前景,把握超跌带来的布局机会,尤其是港股核心科技板块;三是红利板块,例如黄金、银行、水电、火电、煤炭等,或可作为底仓配置品种;四是内需政策发力的方向,具体包括乳业、旅游、新零售、白酒等,但同时也要考虑阶段性风险。



AI财评
建信基金对当前市场的分析较为全面,但需注意以下几点关键洞察: 1. **政策底显现,但市场底仍需确认**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增持和潜在降准预期确实构成短期支撑,但历史经验表明政策底与市场底往往存在时滞,需关注4月财报季企业盈利下修风险。 2. **关税博弈下的结构性机会** 对美欧关税反制品种(稀土/农业)的布局逻辑成立,但半导体等"国产替代"领域需警惕估值泡沫,建议聚焦真正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细分龙头。 3. **成长与价值的再平衡** 短期红利资产(煤炭/银行)的防御性配置价值突出,但科技成长板块的反弹持续性取决于一季报业绩验证,AI产业链需区分算力基建(确定性高)与应用端(泡沫仍存)。 4. **内需复苏的预期差** 消费板块建议关注供给端出清彻底的行业(如白酒渠道库存消化较好),而非单纯博弈政策刺激。 当前市场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的博弈阶段,建议采用"杠铃策略":一端配置高股息资产对冲波动,另一端逢低布局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龙头。需警惕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带来的外部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