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信百信银行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待其任职资格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后,将正式走马上任。
来源|中访网
责编|王苑苑
近日,中信百信银行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待其任职资格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后,将正式走马上任。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百信银行此举无疑为其未来发展增添了诸多想象空间。
新帅履新,百信银行站在新起点
谢志斌有着丰富且耀眼的履历。1969年出生的他,曾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任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等重要职务。2014 - 2015年,他挂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积累了宝贵的地方工作经验。此后,他任职于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自2019年6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副行长。这些经历让他在金融领域和政策把控方面都拥有深厚的积累,为其掌舵百信银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作为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自成立以来就备受瞩目。它站在金融与科技的十字路口,肩负着探索金融科技与未来银行发展新路径的使命。在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百信银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备受关注,而此次新董事长的选举,更是被视为其战略调整和发展的关键节点。
回顾百信银行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成绩与挑战并存。成立初期,它经历了一段探索性成长阶段,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1年,百信银行才逐渐步入正轨,实现稳定盈利,在2021 - 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63亿元、6.56亿元、8.55亿元,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 。截至2025年3月末,百信银行总资产1145.81亿元,2025年1季度百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86 亿元,净利润2.21亿元。
在普惠金融领域,百信银行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规模达91亿元,较年初增长45% 。这表明百信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体现了其响应国家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
高薪策略,人才驱动数字化转型
在百信银行2024年的年报中,有一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职工人均薪酬高达71.69万元 。这一数据不仅远超众多以高薪著称的股份行和城商行,甚至比“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的人均薪酬还高出23% 。
从2019 - 2024年,百信银行职工薪酬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4亿元、4.24亿元、5.44亿元、6.46亿元、7.05亿元和7.16亿元 。在2024年,员工总数减少了26人,但薪酬总额却增加了1100万元,人均薪酬实现了2.9万元的增幅 。
百信银行的高薪策略并非无的放矢。从人员构成来看,2024年其999名在职员工中,科技人员占比高达59.3%,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39.6%,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比59.8%,整体呈现高学历、高科技化的特征 。这表明百信银行正将人力开支的重心转向金融科技领域,试图通过高薪酬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人才,以增强自身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与高薪酬相匹配的是较高的人均产能。2023年和2024年百信银行人均创收分别达442.38万元、463.08万元 ,高于行业均值。尽管固定成本高企会削弱盈利弹性,但从长远来看,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创新或许将为百信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提供强大的动力。
新董事长带来新希望
在业绩面临挑战、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谢志斌的上任无疑给百信银行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丰富的金融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或许能为百信银行找到突破困境的新路径。
未来,百信银行或许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其金融科技优势,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在巩固普惠金融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优化贷款结构,提升消费贷业务的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信用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