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intertextile x 家居新范式「家纺×软装」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8月22日,202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简称“2025intertextile上海秋冬家纺展”)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为核心理念,锚定“提质增效、降本优化、绿色可持续、新兴市场开拓”四大战略支点,不仅汇聚全球家纺软装精品,更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思想策源地。

  当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内需市场增长放缓与消费升级浪潮形成交织碰撞,家纺行业站在了不破不立的临界点。在展会首日,由intertextile与家居新范式联合主办的“家纺×软装:重塑产业价值与挖掘增量密码”高峰论坛,汇聚了产业链领军企业、先锋设计师与跨界精英,共同探寻破局内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intertextile平台聚力,共谋产业融合新篇章

  今年,已经跨越30周年的intertextile上海秋冬家纺展,再次以其行业影响力成为全球家纺人的焦点。展会不仅展示了NextGen科技新生力、Palette设计新势力、Connector产业融合力、Go-Green绿色循环力四大主题板块的前沿成果,更通过二十余场高规格活动,搭建起思想碰撞与趋势发布的潮流先锋平台。

  作为“产业融合力”板块的核心活动之一,“家纺×软装:重塑产业价值与挖掘增量密码”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家纺、软装、家居、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从业者到场。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佘诗慧、千百荟旗下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刘浪、法国dom.a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林威、暗壳AI CEO黄燕虹、矩阵研究院执行院长姜雪、上海兔宝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品牌主理人沈晴晴等嘉宾出席本次大会。

  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佘诗慧在开幕致辞中指出,31 年来,intertextile上海家纺展始终致力于跨领域、跨行业交流,这与本次活动聚焦的 “产业融合力” 主题高度契合。此次我们以重塑产业价值与挖掘增量密码为切入点,借展会平台邀请众多知名品牌方、设计师、平台方对话,整合前沿视角与深度见解,与观众共探“家纺×软装”的融合、转型之路,营造共创环境,助力家纺行业借峰会更上一层楼。

  作为本次论坛联合主办方——家居新范式主理人钟冬全表示,当下,家纺与软装产业正站在关键节点,全球贸易波动、内需增长放缓,但消费升级的浪潮已然到来。突破发展瓶颈、寻找新的增长点,答案就藏在“产业融合力”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一站式家居生活空间解决方案的全案能力,正是撬动存量市场的新动能。

  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行动?

  趋势之下的三大重塑路径:来自一线先锋的“破卷”方法论

  市场遇冷有目共睹,但总有企业能逆势向上。论坛上,多位来自家纺、软装、设计等领域的嘉宾,分享了经过市场验证的新模式、新技术等,为行业划出了清晰的三大重塑路径。

  (1)商业模式重塑:破解渠道困局

  千百荟旗下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刘浪的分享,从《毛选》中汲取了智慧,带来商业规律的新洞察。一方面,家纺软装在渠道上的传统商业模式已触达天花板:如果一个城市只能布局1-2家经销商,且其业绩普遍下滑,这样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与家生活密切相关、直面消费者的设计公司也存在明显痛点,“设计公司间最惨烈的竞争集中在硬装和家具领域,到了窗帘软装板块则缺乏优势。”

  因此,ANDY CASA选择了一条转型之路:从产品供应商转型成为“城市服务商”。他们聚焦于深度服务本地设计工作室群体,计划先在杭州试点,链接100-300家设计公司。通过产品矩阵(涵盖家具面料、高精密、棉麻、羊毛及非遗手工制品),为设计公司解决其竞争力短板。

  “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很难拉开绝对的距离,只有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才能够拉开绝对的距离。”刘浪认为,基于团队与服务构建的新模式,才是难以复制、真正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2)产品力重塑:用“原创设计力”增强产品力

  法国dom.a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林威以《法式:与生俱来的优雅!》为主题,诠释了设计作为产业融合灵魂的力量,从设计哲学的层面,阐述了如何以原创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作为dom.a的联合创始人,林威与“豪宅拯救专家”多米尼克深耕法式豪宅领域38年,始终坚持原创设计。在她看来,法式优雅是克制的艺术,是内敛的尊贵,而非金碧辉煌的堆砌。设计的核心是“对生活本真的尊重”,需要在理解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当代演绎,dom.a的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不复刻古堡,而是让古典与现代对话”。

  在dom.a与美克A.R.T.的跨界联名案例中,他们通过将独特的空间设计语言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家居产品,从“卖材料”升级为“卖设计、卖生活方式”,从而获得更高的品牌价值和更持久的情感连接,这也为家纺软装的发展提供了设计驱动的发展范本。

  (3)科技力重塑:AI驱动效率革命,重构“人货场”生态

  暗壳AI CEO黄燕虹带来的《AI驱动材料未来,领跑家纺行业智能化新生态》主题分享,展现了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重塑。作为垂直于泛家居行业的AIGC设计营销平台,暗壳AI已服务10万设计师、30万个SKU,其带来的效率革新,正在改写家纺软装行业的玩法。

  AIGC的技术革命首当其冲的是能够解决材料商的痛点。材料商常因营销物料难获取与消费者产生想象鸿沟,面对面料小样,设计师和消费者都难以脑补其在空间中的效果。而通过暗壳AI的“材料精准植入”功能,只需上传面料图和空间场景,30秒即可生成面料在沙发、窗帘上的效果图,基本10分钟内就能产出高质量的营销视频。

  “传统流程中,一张效果图成本1200元左右、耗时7-15天。AI优化后,30秒左右就可以生成一张具备专业设计师水平的效果图。”她强调,AI不仅是降本工具,更能让企业从“卖材料”转向“卖场景化解决方案”,构建一个懂设计、懂用户的品牌形象。“在人工智能时代,会使用AI的企业必将领跑。”

  圆桌共识:产业融合是必然,生态共赢是终点

  那么,这些优秀的方法论如何串联成产业级的融合实践,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价值重塑与增量挖掘?在圆桌对话环节,家居新范式主理人钟冬全与多位嘉宾找到了一致的答案:融合是必然,共赢是终点;并从需求端、企业端、生态端解码产业融合密码。

  (1)从需求端看,“家”的定义已被重构

  矩阵纵横合伙人、矩阵研究院执行院长姜雪指出,家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从房产概念转向抵御外界的堡垒、自我疗愈的庇护所,Z世代更将其视为展现个性的领地。这种变化推动了住宅空间设计从功能区隔转向场景叠加。”

  比如客厅可以是影院、亲子园,也可以是疗愈角,空间变成大而全的功能体系,也开始向小而精的场景化发展,变得液态化且灵活可变,满足不同时间、情绪下的场景需求。这一趋势对家纺软装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不仅要适配功能,更需承载情感价值。用户希望回家即充电,那么面料的触感、色彩的温度、场景的适配性,都能够成为打动用户的突破口。

  (2)从企业端看,主动求变是生存前提

  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刘浪认为,企业应“向内求变”,但重点不是追逐新产品,而是找到适应时代的模式。“在时代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要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当下,根据时代发展做好产品、优化商业模式,顺应潮流,解决当下市场存在的矛盾。从业者需要的是新方向、新模式带来的信心,这比一款新产品更重要。”

  (3)从生态端看,“强强联合”是关键词

  当下“家居、家纺、软装乃至设计行业”之间如何实现生态融合?法国dom.a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林威认为,制造商与设计师应各自发挥其“制造强”与“原创强”的优势,实现1+1>2甚至>3的共赢。

  上海兔宝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品牌主理人沈晴晴则分享了兔宝宝以“资本+设计+渠道”构建产业闭环的实践:通过入股上下游企业、与头部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如将皮革、水晶与板材创新融合),让高端生活方式不仅服务一线城市,也通过3000家乡镇门店覆盖更广阔的市场。

  正如姜雪院长所总结的:“消费者要省心,企业要提升交付稳定性,因此独立产业走向全案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也可以满足一站式的美好生活需要。”

  家居新范式认为,产业融合的核心在于价值链的重构,其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全方位、一站式、省心省力的期待。这需要整个生态伙伴的开放协同与持续创新,从单向的供应链关系走向多向的、共生的价值网络。

  结语:以融合之力,共赴产业星辰大海

  随着单品竞争的战场内卷加重,通向增量的新密码也越发清晰,它在于拥抱设计,以美学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于拥抱科技,以智能化工具重塑效率与体验;更在于打开格局,以开放协同的心态,构建从材料商、品牌商、设计师到渠道商的命运共同体。

  产业融合的浪潮奔涌而来。在此,我们也期待产业链各方未来进一步打破藩篱,携手共筑新生态、共赴新征程、共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