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6日9时19分,汾酒封藏大典迎来第十载华章,恰逢汾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110周年。
2025年9月26日9时19分,汾酒封藏大典迎来第十载华章,恰逢汾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11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的双重叠加,让本届大典超越了寻常的庆典意义,成为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叩问行业变革的文化盛宴。
十年,是汾酒封藏大典从破土萌芽到枝繁叶茂的成长周期,也见证了中国白酒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文化赋能的价值跃迁;一百一十年,是汾酒以“清、净、正”的品质坚守从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名酒的奋斗历程,也映射出中国白酒在全球化浪潮中以品质连接世界、以文化感染世界的华丽蜕变。
酒以载道,透过封藏大典看汾酒文化IP的十年淬炼
封藏大典的舞台,是汾酒文化底蕴的集中展演,亦是行业发展趋势的微观缩影。醉仙楼广场上,仰韶文明的小口尖底瓮、巴拿马金奖纪念展品与现代酿造技艺展板共同构筑了一条跨越六千年的文化长廊,而交响礼乐《汾韵・千载回响》则以音乐为媒介,将吕梁山的雄浑与汾水的婉转熔铸为视听史诗。
这种沉浸式、多维度的文化表达,正是汾酒对“酒以载道”传统的当代诠释。
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在致辞中指出:“汾酒始终以承古开今、守正创新的卓然姿态,在中华酒史的长卷上书写着中国白酒的壮丽诗篇。汾酒让清香型白酒的芬芳溢满五洲,让千年的琼浆焕发了时代的新生,这场封藏盛典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见证中国酒业璀璨的新篇,重现千年酒业不朽的风骨。”
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是白酒行业从“渠道为王”到“文化为王”的转型逻辑。当消费者从追求“喝名酒”转向“懂风骨”,汾酒通过封藏大典这一IP,将酿酒技艺、历史故事、工匠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共情的文化体验,为行业提供了“以文化赋能品质”的名酒范本。
汾阳市委书记李正奎强调:“汾酒酿造技艺始终走在行业的前沿,汾酒与汾阳是情感相通、血脉相系、命运相连的共同体,衷心希望市企进一步互融共建、互促发展、互相成就,赢得明天的美好未来。”这也揭示了名酒与产区的共生关系,汾酒的文化深耕正在反哺汾阳的地域品牌价值,“酒城联动”模式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汾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刘卫华指出,汾酒人始终弘扬汾酒精神,“秉天道、守匠道、信商道”,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着清香永续的壮美篇章,封藏大典是汾酒“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初心的见证,更是对未来之约的庄重承诺,在这个新的起点,汾酒将铭记,敬天以立本,爱人以致远,传承以焕新,扎实推动产业升级,以全球视野拓展发展版图,让千年清香在复兴洪流中历久弥新、香飘世界。
秉天道对应“敬天”,体现了汾酒生态酿造、天人共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守匠道是“传承”的体现,确保了产品“清、净、正”的本色,是“酿好酒、储老酒”的根基;信商道,是“爱人”的尊重,也是“售美酒”的保障,旨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生态。这“三道”将自然的敬畏、技艺的执着与商业的信誉融为一体,构成了汾酒企业哲学的基石,支撑起汾酒的文化自信和战略定力,依托封藏大典让千年清香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汾酒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
四重奏鸣,见证汾酒敬天爱人传承立新的价值新跨越
大典开始前,嘉宾沿“杏花迎宾道”入场,已然步入一条“汾酒文化长廊”。这条路不仅连接着醉仙楼广场的现在,更串联起汾酒的过去与未来。这种精心的动线设计,让参与者在仪式开始前就已沉浸于汾酒六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本届大典的四大主题板块,则立体呈现了汾酒封藏大典的文化价值体系,不仅是造就了一场视听盛宴,更掀起一次深入品牌骨髓的文化探寻。
“敬天”篇章中,30名舞者身着传统祭天服饰,以“播种-生长-丰收-敬天”的肢体叙事,再现“天人共酿”的古老智慧,呼应了“敬天以立本”的核心理念,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是对白酒行业绿色酿造、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回应。
“爱人”篇章通过代际对话的故事叙事,将汾酒的精神从技艺层面提升至情感维度。三位话剧演员分别饰演老酿酒师、青年职工、公益志愿者,通过三个真实故事,巧妙串联起传承、责任与担当,让“酒中有情”成为品牌温度的具象载体。这种“以人见事、以情动人”的叙事转变,凸显了汾酒文化表达日趋成熟。
“传承”环节的封藏仪式,则是将文化符号转化为价值承诺的关键一步。十九坛汾酒头锅原浆酒由酒工抬至舞台中央,政府、行业、文化界嘉宾分三轮登台封口、签名,酒坛最终入藏酒库。中国鼓乐与头锅原浆酒的封藏动作,既是对“时间价值”的礼赞,也是对“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初心的坚守。
最具突破性的则是“立新”篇章。国家京剧院的情景京剧《清香流韵》,让传统艺术与现代舞蹈碰撞,恰如汾酒“承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实践,在恪守清蒸清烧、地缸发酵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在数字化酿造、国际化表达上持续探索创新。
四大篇章形成一条环环相扣、层层升华的价值链,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品牌战略叙事体系,生动演绎了汾酒从“立足根本”到“拥抱未来”的完整哲学。
奔赴清香新时代,产业变革下的汾酒韧性与未来之路
当前,中国白酒行业面临存量竞争、消费迭代、国际化乏力等多重挑战。而汾酒近年来的业绩韧性,恰恰印证了其文化战略的前瞻性。
从“汾酒速度”到“汾酒质量”,汾酒的发展路径已从规模驱动转向品质与文化双轮驱动。一方面,深耕清香型品类价值,通过标准建设、风味教育抢占品类话语权;另一方面,借力“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将汾酒的“国际基因”转化为全球化品牌资产。
汾酒封藏大典不仅是企业的文化仪式,更是中国白酒行业“以文化赋能品质”的典范。从1915年巴拿马夺金到十载封藏,汾酒始终传递着中国白酒的品质自信和文化自信。
大典尾声点亮的110盏金色酒樽,既是向历史的致敬,亦是对未来的畅想,连接着1915年巴拿马的初露锋芒,也照亮了汾酒迈向世界舞台的新征程。其“实事求是、少说多做、大局为重、以果为本”的务实风格,也将成为汾酒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压舱石。
十年封藏,百十金奖,汾酒用一场大典完成了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锚定。封存的不只是美酒,更是时代的精神;演绎的不只是文化的仪式,更是产业的革新。十载华章,汾酒封藏大典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文化自信与产业升级的缩影,也照见中国白酒品质为桨、文化远航的星辰大海。
内容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