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家公司的毛利率突破90%,且连续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5%,其上市动作自然备受瞩目。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一家公司的毛利率突破90%,且连续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5%,其上市动作自然备受瞩目。近日,商业大数据服务商企查查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若成功登陆主板,将成为继合合信息(启信宝母公司)之后,国内第二家A股上市的企业信息类服务商,为这片竞争激烈的赛道再添新变量。
成立于2014年的企查查,从C端会员业务起家,用一款VIP会员产品打开市场,如今已构建起覆盖App、小程序、Web端的多场景产品矩阵。截至2025年6月,其累计注册用户超1.5亿,月活用户突破8000万,年付费用户达100万量级,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其业绩增长的压舱石。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5.18亿元增至7.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62亿元跃升至2.98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以3.75亿元营收、1.61亿元净利润,延续了高增长态势。
支撑这份亮眼业绩的,是企查查以C端为核心的收入结构。2022年至今,C端业务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76%以上,其中会员类产品贡献了超84%的营收,成为绝对的“基本盘”。在会员体系中,既有保持稳定增长的VIP会员,也有增速迅猛的SVIP会员——后者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4.78%,收入占比从14.22%提升至25.01%,客单价更高的特性使其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毛利率的持续攀升。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7.24%,2025年上半年已突破90%,达到90.74%。这一水平不仅与金山办公、合合信息等同行大致相当,更凸显出商业大数据行业“轻资产、高毛利”的特性。企查查在招股书中解释,标准化的会员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后,收入增速远超成本增速,成为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不过,在高增长背后,企查查也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玩家数据源、产品维度相近,C端用户流动性较高。若竞争对手采取激进的降价或营销策略,可能直接影响其用户留存与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邓白氏、穆迪等国际巨头,其资本规模仍有差距,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属性,要求持续投入资金用于产品迭代与AI研发,资金压力不容忽视。
此次IPO拟募集的15亿元资金,恰好勾勒出企查查的破局路径。资金将主要投向C端与B端产品研发升级、多维大数据库建设及AI研发,既巩固C端优势,也加速B端业务扩张。从数据来看,B端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20.4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3.89%,虽然目前规模尚不及C端,但增长趋势明显,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曲线。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企查查的上市尝试具有标杆意义。当前国内企业信息服务赛道虽玩家众多,但A股上市企业寥寥无几。若企查查能成功登陆主板,不仅能借助资本市场补充资金,也将为行业树立“盈利-上市-再发展”的范本,进一步推动商业大数据服务从“流量竞争”向“技术与服务竞争”转型。接下来,市场更关注的是,在保持高毛利的同时,企查查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壁垒,在C端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打开B端商业化的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