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逃港”的景象再次上演,只是这次双方反转了。
01
香港疫情近乎失控
香港“抗疫”现场,简直就像是个战场。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月14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4日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71例,其中2052例为本地感染病例。
香港无线新闻、经济日报16日消息,香港新增至少428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单日新增逾3000例初步阳性病例。
香港第五轮疫情愈趋严峻,确诊病例数成倍增长。自二月以来,香港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已突破2万人。
2月17日,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香港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更是突破六千例,达到6116例;并且另有约6300例初步阳性病例,合计突破1.2万例,是疫情爆发两年来的新高。
除了市民以外,医护感染亦创单日新高,仅2月16日就有103名医管局医护及员工染疫。
专家们更是悲观地指出,香港未来两周日增确诊将会破万。
以香港的城市人口计算,目前的感染比例换算成内地的14亿人口,相当于内地日增40-50万。
这个感染比例,已经处于失控临界状态。
为什么香港此轮疫情如此严重?
一部分是因为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染力,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春节期间的聚集性活动,导致病毒在社区间进一步扩散。
加上,在政府公布最新的防疫政策后,部分民众表示或许“与病毒共存”更适合香港。
甚至有人士更是表示:
香港市民并不那么害怕疫情,限聚措施可以取消。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
幻想着实施“与病毒共存”的较为宽松的防疫政策,以防止经济受到影响,最终结果却是新一轮的大爆发。
02
医疗崩溃、物资紧缺
在疫情之下,原本被掩藏起来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日确诊人数继续飙高,完全做不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
检测队伍排起长龙,确诊了的在家等候,治疗者告知先自行去超市买药。
医院也没有做到隔离防护标准,大量患者无法进入急症室,只等在室外等候。
没有发热门诊分流和对医护人员的防护。
在内地轻松可以做到的事,这一刻在香港却显得尤为艰难。
因为日增太多,面对如此庞大的负荷香港医疗资源已经明显撑不住,医院的床位告急,医疗挤兑现象初步显现。
多家公立医院只能在医院的外围摆放病床和帐篷,以安置确诊病人。
截至2月16日,有2654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和隔离设施就诊,有超过2000人被安置在大屿山竹篙湾的隔离营中,另有1.2万人在社区中等待就诊。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让一些有轻微症状的病人居家等候。
医疗资源的紧缺也将影响非新冠患者的治疗。
目前香港公立医院已削减四、五成例如康复、陪产等非紧急服务。而根据此前香港大学医学院的预测,第五轮疫情将在三月中旬达到峰值,单日新增2.8万例,预计6月底会有约1000例死亡个案,若医疗系统超出负荷,死亡个案将增至7000例。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香港的物资供应也出了问题。
尽管11日晚上,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
现阶段没有“封城”计划。
但13日,继“封城”之后,有关18区强检,禁足一周等消息再度引爆市民恐慌情绪,香港爆发抢购热潮,很多超市的货架被抢购一空。
前几个星期出现了跨城司机确诊后影响到内地蔬菜供港,直接造成了全港菜价暴涨,大多数家庭都开始储备一段时间的供应粮以备不时之需。
这次的“准封城”成为抢购热潮导火索。
有香港民众表示:“现在香港存在好多未知数,封不封区、封不封城,锁不锁港”,还有市民担心“封城”这个消息是港府放出来“试水”,称之前很多措施都是先放消息后来实施。
所以,香港人认为香港政策未来可能会更严格,因此不少人表示将会实施“储粮攻略”。
然而,大量民众抢购再度冲击刚刚恢复的供应链,导致货架空了,物价疯狂上涨。
很多菜大涨5-10倍。菜心一度涨至60元一斤,最贵的一斤蔬菜要128元。(1港元=0.81人民币)
最夸张的时候,一只鸡居然要500港币。
当然,自从疫情开始后,香港的物资一直都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这一情况也持续一两年了,只是第五波疫情来了以后,变得更严重。
03
从大逃港到大逃广
此一时彼一时,这个俗语用在香港和内地真是恰当。
看过《大逃港》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内地财政吃紧、生活物资供应紧张,从国民党那接收来的旧员高达数百万,还有些残余敌对势力躲起来负隅顽抗。让一些留恋国民党政权的出去,如此既可以节省粮食又可以稳定社会。高层决定在罗湖桥放人过境,前后跑到香港的有200万人之多!
逃港的有资本家、达官贵人、土豪劣绅和残兵败将,还有些躲避战火的难民,一些资本大亨唐炳源、王云程等都是彼时逃赴香港。
改革开放前那些年逃港的屡禁不止,尤其三年自然灾害的“六二逃港潮”,断续外逃总人数近90万人。
那时说在香港做乞丐比内地都好。
“前面就是大鹏湾,波涛汹涌澎湃,可是在我们面前,算得了什么?一条小河分开两个世界,令我心向往,只要你不畏那艰险,一定胜利渡河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是逃往香港,现在是逃离香港。
这次疫情爆发后,在凶猛如虎的疫情之下,香港人第一个想到的,是赶紧逃到河对面的深圳去。
大批港人驱车逃离香港,往深圳、珠海等内地口岸跑,甚至发现一些偷渡回内地的。
农历新年之后,深圳隔离酒店配额约八百个,远远不能满足汹涌的逃深人群。隔离酒店的名额如此稀缺,以至于产生了“代抢健康驿站名额”(即隔离酒店)的黄牛,价格高至三千港元,还只能抢到十天之后的名额。
在恐慌的气氛之中有大批人决定“闯关”,即在没有预约上隔离酒店的情况下,依然跑到深圳湾关口“试试运气”,口岸滞留了大批想要逃往深圳的民众。
正规渠道走不通,那就偷渡,只要能到深圳,能到广东,什么办法都行。
深圳边防连夜加高铁丝网,阻挡逃离香港的“逃港者”、奔向深圳的“偷渡客”,广东三令五申严防从香港偷渡者。
甚至还高价悬赏举报偷渡者。
为了打击偷渡行为,守好 “外防输入”防线,近日广东、湖南、福建多地发布“偷渡线索举报奖励的通告”。这些通告中,奖励程度各不相同,每条线索奖励金额在5千元到50万元不等。
广东东莞:查处1艘(辆)用于偷渡作案交通工具奖励10万元。
广东潮州:最高不超过5万元。
广东中山: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
广东台山:每查获1名组织者,奖励2万元。
广东江门:给予最高3万元奖励。
广东梅州:每查获1名组织者,奖励5万元。
广东惠州:每条线索(视案情)最高奖励人民币50万元。
广东珠海:最高奖励10万元!
湖南郴州:每条线索1万元
福建南安:最高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元。
这真是“活久见”了,看得我有点恍若隔世。
04
尾声
香港的第五轮疫情来了以后,网上出现了非常多不和谐的声音。
他们没有看到,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崛起,香港地区功不可没。港资以及香港的金融力量、管理经验对内地助力甚大。
遇到内地有难的时候,港人同样是热血沸腾、踊跃捐助的。
2008年,汶川地震,港人捐出200亿港币!
汶川地震后不到10小时,香港就组建了第一支医疗队奔赴四川。不到24小时,特区政府搜救队出动、香港飞行服务队出动。
香港当时有60多岁的阿婆把子女给的近3万生活费都捐了出来,说全民捐款丝毫不夸张。遍布香港各个角落的自动柜员机、银行柜台、便利店,都贴满了“让我们连成一线,尽心帮助灾区同胞”的各种爱心图标。
如今,香港疫情如此严重,同宗同族,不应该去冷嘲热讽;试想,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沦陷了,你会怎么办?你希望别人怎么办?还是多一点关心和帮助吧。
至于香港疫情的后续走向,个人是抱有比较乐观的看法,毕竟香港不再处于那个被殖民时代,现在港人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