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十四五”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市场估值优势明显



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其中建筑材料生产与运输阶段能耗11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3.8%;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1.7%;建筑施工阶段能耗0.4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

同时,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比重为51.3%;其中建筑材料生产与运输阶段能耗27.2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28.3%;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1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21.9%;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1.0%。

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随着政策陆续出台和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分别为1.6亿平方米、2.9亿平方米、4.2亿平方米、6.3亿平方米和7.4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46.65%。

从结构类型来看,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9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7.7%;钢结构建筑2.1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28.8%;木结构建筑及其他混合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0.4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0.5%。

绿色建筑行业前景广阔。“3060双碳”目标对建筑行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绿色建筑有望崛起,新产业有望形成,“建筑+”时代正在来临。

建筑上市公司主动拥抱产业新变化,布局“新经济”。历史上,建筑上市公司也曾经出现过“建筑+”新业态,主要是“触网”,如园林行业“苗联网”、装饰行业的“家装互联网”,希望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相关行业的痛点,但是这次行业转型不成功,“触网”的企业不仅没有解决商业痛点问题,而且最终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建筑公司主动拥抱“新经济”,发展“建筑+”新业态,是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建筑业必须与“两新一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相结合,走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此外,建筑行业整体估值优势明显。2022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7.88%,申万建筑装饰行业指数上涨5.62%,跑赢市场13.50%,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第8名。

从建筑行业各细分板块来看,地产产业链和稳增长板块表现亮眼,SW房屋建设板块涨幅最大,今年以来涨幅30.89%;其次是SW基础建设板块,涨幅是4.66%;工程咨询服务板块表现最差,累计下跌12.66%。

区域基建龙头强势崛起,浙江建投受益于共同富裕主题及区域基建市场发展,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02.47%,远超同类上市公司涨幅;上海港湾作为软地基处理技术领先企业,海外项目经验丰富,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实现了92.55%的涨幅。

整体来看,年初至今,建筑行业呈现出板块行情,主要聚焦稳增长,大建筑央企和省属建筑国企表现尚可,民营建筑公司整体表现较差。

目前,申万建筑装饰行业PE(TTM,整体法)为8.15倍,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8名;PB(整体法)为0.93倍,仅高于银行(0.50倍),行业排名第30名,建筑行业估值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估值优势依然显著。

从建筑装饰行业各板块看,房建板块估值最低,目前PE(TTM,整体法)为5.31倍;其次是基建板块,目前PE(TTM,整体法)为7.64倍。

从PB来看,基础建设板块PB估值最低,目前PB(整体法)为0.75倍;其次是房屋建设板块,目前PB(整体法)为0.7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