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ChatGPT概念受到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和轮番炒作,与之相关的诸多概念也被迅速带火,CPO概念便是其中之一。
近期,ChatGPT概念受到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和轮番炒作,与之相关的诸多概念也被迅速带火,CPO概念便是其中之一。因其在高算力的场景中,能够发挥低能耗、高能效的优势,CPO被认为是助推人工智能商业化的重要技术。
盘面上看,2月10日早盘,CPO概念涨幅居前,随后出现一定的回落。截至当日中午收盘,天孚通信(300394.SZ)涨9.36%,剑桥科技(603083.SH)、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等个股跟涨。
低能耗高能效,CPO优势尽显
据了解,CPO其实就是光电共封装,它是将网络交换芯片和光模块共同装配在同一个插槽上,形成芯片和模组的共封装。
换句话说,CPO技术是把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封装在一起,使用这种方式可以缩短交换芯片和光引擎之间的距离,以帮助电信号在芯片和引擎之间更快地传输。不仅能够减少尺寸,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功耗。
基于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CPO有望成为人工智能高算力场景下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目前最有可能解决ChatGPT算力需求的潜在方向。
CPO发货量将达450万件
事实上,CPO并不是一个新生词汇,它是硅光模块中的一种重要封装形式,和传统的热插拔构成竞争关系。如果放在整个光模块市场中,CPO的占比还比较小。
不过,阿里达摩院曾在2022十大科技趋势中做出预测,未来三年,硅光芯片将承载大型数据中心的高速信息传输。拥有低能耗、高效率的CPO技术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需说明的是,半导体需要遵循摩尔定律,半导体材料也需要更新换代;而CPO技术主要应用在硅光芯片领域,它能够融合光子与电子的优势,并突破摩尔定律的诸多限制。
这将有可能帮助我国芯片实现弯道超车,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带来的爆发性算力需求。
随着国产芯片自主可控的需求愈发强烈,国家对于光芯片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会越来越大,该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CPO作为光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未来的发展也可持续看好。
根据机构预计,CPO的全球发货量将从2023年的5万件逐步增长至2027年的450万件。
国内外厂商抢先布局
据了解,国内外的互联网大厂及相关企业已在积极储备CPO相关技术和设备。其中,英特尔、英伟达、博通、思科等厂商都在储备和采购CPO、硅光设备,并已有部分技术应用于超算市场。
从国内情况来看,通宇通讯(002792.SZ)早已布局硅光等领域,并在CPO领域取得多项突破,目前该公司在整条产业链上的布局较为完善。
剑桥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高速光模块产品面向电信运营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用于承载网的骨干传输、城域网和接入网领域以及数据中心互联。
新易盛则在2022年通过收购境外公司实现参股,目前已深入参与到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的市场竞争。
联特科技(301205.SZ)表示,公司研发的有基于EML、SIP(硅光)、TFLN调制技术的800G光模块,以及用于下一代产品NPO(近封装光学)/CPO(共封装光学)所需的高速光连接技术、激光器技术和芯片级光电混合封装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