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一盘棋”格局中,以一域之力为全局添彩,这是江苏肩负的责任使命。
在上半年经济总量首次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之后,江苏聚力变“胜势”为“定势”,于日前发布《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以高度使命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气连枝。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以下称“江苏中行”)秉承金融报国为民的理念,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计”、办好“行之大事”,让金融“活水”的势能转化为经济向好的动能。
《眼镜财经》了解到,今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江苏省政府2023年1号文的要求,江苏中行推出八大举措6000亿元信贷计划。该行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动能、保障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同《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要求和行动路径高度吻合。
从制造集群“大动脉”到民营小微“微循环”,从长三角“一体化”到“一带一路”交汇点,从就业“头等大事”到民众美好生活需求,将资金“血液”融入高质量发展每一寸“肌理”。截至8月末,江苏中行6000亿元信贷计划已投放5557.93亿元,整体完成率92.63%。
滋养有效需求,让“内驱力”愈加充沛
内需特别是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扩大有效需求是《若干政策措施》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提振和扩大消费”被摆在首要位置。江苏中行主动下好服务消费的“先手棋”,为内需恢复提振“加油充电”,持续充盈经济回升“内驱力”。
毕业生小刘准备在南京某企业就职,但因为生活支出较大,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一场金融宣讲会让小刘茅塞顿开,原来有毕业证书就能在中行申请5万元的“启航贷”。他立即申请,不到半小时,期限10年月供压力极小的5万元贷款就到账了。
江苏中行针对青年群体这一新市民主力军,在同业中率先推出“启航贷”产品,为他们就业、租房、装修等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提供坚实后盾。截至目前,“启航贷”已投放3.24亿元,累计服务了近8000名青年。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若干政策措施》鲜明提出,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江苏中行全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推出一手房“房贷+装修+车位”组合产品,以创新服务托举百姓“安居梦”。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住房贷款421亿元。
江苏中行不仅注重打通消费“微循环”,更在畅通消费“大动脉”上下足功夫,特别制定了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13条举措,推出了“中银惠消费”促消费金融服务品牌,聚焦住房、汽车、家居、餐饮、娱乐等消费领域,全年计划安排2.2亿元的费用投入,主动降低消费贷及分期业务定价,计划让利2.3亿元,费用投入和让利合计达到4.5亿元。
眼下,数字人民币正成为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一股新力量。《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提振消费方面,鼓励发放消费惠民券、数字人民币红包和现金补贴。江苏中行消费金融加“数”出新,全面参与“苏新消费”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10万份、价值超千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大礼包。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拓展商户门店近18万个,新开个人钱包超过150万个,拉动数字人民币消费突破290万笔,消费金额突破6.5亿元。
激活发展动能,让“牵引力”更加强劲
发展动能强不强,直接关系经济回升向好的步速、韧性和耐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平台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促进外资外贸稳中提质……《若干发展政策》为增强发展动能“划重点”、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围绕科技创新,大国之略、大省之要与大行之为协心同向,共赴一场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某通讯公司是我国著名光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受国际形势影响,该公司的芯片、模块等关键零部件获取受到较大影响,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在此形势下,江苏中行坚定支持“我们自己的企业”,为企业新增1亿元非敞口额度。
在总行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中行以“江苏最佳科技科创金融服务银行”为定位,在长三角率先设立“科创金融中心”,增设“科创金融团队”,横向建立科技金融工作小组,完善13家科技金融特色网点布局,逐渐构筑出了在科创金融服务领域的先发优势。2023年发布《江苏分行科技金融三年发展规划》, 建立公司金融部“科技创新金融中心”和普惠金融事业部“科创企业服务中心”,双轮驱动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截至8月末,科技金融信贷余额达1194.28亿元,较年初新增229.43亿元,增幅2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江苏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推动江苏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点亮新时代江苏“筑梦空间”。《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出台诸多利好政策。
江苏中行持续发挥传统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优势,为江苏企业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各类贸易融资产品,当好助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推出“中欧班列跨境金融专列”创新金融服务方案,为物流公司叙做全国首笔全流程数字化“中银航运直通车”业务,为南京至明斯克新线路的首列客户设计跨境人民币收款方案……江苏中行的一个个创新举措,助力江苏外贸不断“破冰前行”。
江苏自贸区成立以来,该行累计为2万余名客户提供自贸政策咨询服务,新增开户数近7000户。截至8月末,该行为支持外贸企业抢抓订单和外资企业扩产增效投放564.78亿元人民币。
保障改善民生,让“原动力”更加丰盈
民惟邦本,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回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重要“源动力”。《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进行了多方面部署。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金融初心。江苏中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人民所盼”与“中行所为”结合起来,畅通“就业路”、服务新市民、守护“夕阳红”……每一步都迈得铿锵有力、蕴满温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催发“就业+金融”现象级创新协同,“苏岗贷”是江苏中行在江苏省人社厅、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江苏省工商联指导下,推出的全国首个就业金融服务产品,已成为政银合作、助企惠民的经典案例。截至目前,该行“苏岗贷”业务已向13592户企业发放超441.16亿元贷款。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市民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与受益者、经济繁荣的活力源与生力军。江苏中行深化“全程陪伴”理念,致力为新市民铺好“就业创业路”、托稳“幸福生活梦”:针对新市民流动迁移的特殊性,江苏中行确保新市民在户籍地和现住地之间同类业务和关联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积极推进社保业务“就近办”;持续优化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服务,新市民办理个人借记卡减免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境内跨行ATM取款手续费,减免手机银行跨行人民币汇款手续费;针对新市民较为集中的批发零售行业推出“商圈贷”业务,累计服务消费类商圈市场170个,发放贷款金额11.75亿元。
推动养老金融绽放多样光彩,助绘幸福精彩夕阳红。对照《若干政策措施》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江苏中行探索打造“养老+金融”银政合作模式,主动对接全省养老机构金融需求,截至目前,该行已为超千家养老产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提升老年人线下服务体验,该行建成总行级养老服务示范点51家,省行级养老服务示范点108家,江苏省银协评定的江苏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73家。与此同时,该行积极参与省银协“金融知识万里行”、人行“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省科协“智享银龄”科普专项行动等各项活动,为老年人合法权益筑牢“保护墙”。
优化营商环境,让“生长力”更加旺盛
经营环境是企业成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推动经济曲线“向上走”的重要支撑。《若干政策措施》指向明确: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对中小微和民营经济的服务力度。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江苏中行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将服务民营企业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相结合,将服务民营企业与6000亿元信贷计划相结合。
在具体服务方略上,江苏中行聚焦民营重大项目、民营制造业客群、普惠小微客群、民营外贸客群等金融需求,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审批效率。实施结构优化白名单政策、外币白名单政策,对符合要求的优质民营企业给予20BP-30BP的FTP减点。截至8月末,江苏中行民营贷款新增597亿元,投放占比45.71%。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先手棋”。江苏中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监管部门及总行要求,助力广大经营主体“轻装快行”。从严执行监管对小微企业“两禁两限”政策,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评估费、抵押费和保险费等费用。让利方面,江苏中行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促进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综合融资成本的合理下降。该行优化信贷工厂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类贷款利率管理要求,提高基层机构定价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截至目前,该行对公普惠平均利率3.49%,较年初下降了28BP;对私普惠平均利率3.52%,较年初下降了31BP,切实降低了借款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
江苏中行将永葆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的责任意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金融主责主业,立足中行特色优势,找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契合点和发力点,为江苏经济回升向好固本培元,力当江苏“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金融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