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信托监管趋严,监管评级出新规,华润信托领350万罚单

继兴业信托后,华润信托被罚350万元。

文/每日财报 程意

年内收罚单的信托公司再添新案例。11月22日,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信托”)因风险底数不准确、风险分类不真实,风险抵御能力指标不实、未按规定计提损失准备,违规压降金融同业通道业务,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通道业务压降措施不规范等多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罚款350万元。

据《每日财报》了解,在此前不久,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信托”)刚因涉及风险项目填报不准确、违规刚性兑付、并购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等8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罚款295万元。

而在今年的11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措施,进一步强化监管。未来,信托行业严监管的高压态势将持续,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也不断加码。

信托业监管强化,华润信托被罚350万

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身体保障、财富保全和传承等方面的规划需求,而信托行业则凭借着“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的制度优势,逐步受到市场关注,资产规模也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

但在信托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信托爆雷、违规销售、违规刚性兑付、“李鬼”信托等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信托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所以,监管机构也逐步加强了对信托公司的监管力度。

在监管加码的环境下,信托公司频吃罚单已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监管对信托公司及其从业者开具了81张单,涉及19家信托公司被罚,合计被罚金额达5352万元。其中,新华信托因13项违法违规,被重庆银保监局重罚1400万元。

而今年在剔除处罚日期为2020年的两张罚单后,监管共计向信托公司下发了11张罚单,合计处罚金额超过2100万元,涉及9家信托公司。其中,仅雪松信托一家公司就领3张罚单,合计被罚近千万元。

在今年11月份,共有两家信托公司被罚,分别是兴业信托与华润信托。11月17日,兴业信托因风险项目填报不准确、违规发放土地储备信托贷款、信息披露不到位等8项违规行为,被罚款295万元。

11月22日,华润信托则因风险底数不准确、风险分类不真实、违规压降金融同业通道业务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350万元。与此同时,还对王夫乾、张质、周伟华、李犁4人给予经过处罚。

增强差异化监管能力,华润信托业绩双降

在两家公司领取罚单前(11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所发布的《办法》中设置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和业务转型五大评级模块,分别赋予权重20%、20%、20%、30%和10%。

对信托公司的评级结果共分为6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机构风险越大,越需要监管关注。按照此次发布的信托公司评级办法,兴业信托与华润信托此次被罚也或将影响着两家公司本年度的监管评级。

其中,华润信托成立于1982年8月24日,其前身为有“信托行业常青树”之称的“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0亿元,现由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

在前几年,华润信托的业绩始终保持平稳增长。2018-2021年,华润信托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08亿元、30.74亿元、39.74亿元、45.9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3.06亿元、28.86亿元、27.51亿元、34.11亿元。

但在2022年,华润信托的营收与净利润出现双下降。2022年,华润信托实现营收35.02亿元,同比减少23.72%;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减少31.82%。

据《每日财报》了解,去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年尾债市深度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信托行业整体经营业绩承压。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信托业累计实现营收838.79亿元,同比下降30.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

就连行业内的“信托一哥”中信信托,在去年的业绩都十分惨淡。2022年中信信托实现营收64.38亿元,同比下滑2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滑13.9%。所以,华润信托业绩的下跌也在意料之中。

业绩新增长点尚待培育,“一升三降”态势显著

据《每日财报》分析,去年受股市的波动影响,信托公司的公开市场证券投资收益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分红收益均有所缩水。同时,行业融资业务规模的压降,存量信托规模下滑,新增业务的信托报酬率低,也导致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大幅下挫。

去年,华润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5.34亿元,投资收益为16.9亿元,但均较去年有所降低。在今年信托业业绩持续承压,营收也净利润仍然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新的业绩增长点尚待培育。

当前,在行业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信托业的资产规模却稳步回升。据悉,截至2022年末,信托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2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

但值得关注的是,信托行业“一升三降”趋势愈发显著,资金信托投向基础产业、房地产和金融机构三大领域的占比持续下降,而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大幅提升。

从去年行业整体的信托资金投向来看,投向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规模占比分别为28.99%和13.39%;投向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和房地产领域的资金信托规模占比分别为26%、10.6%和8.14%,同比均有所下降。

从华润信托的表现来看,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大16586.66亿元,其中分布于证券市场的规模高达12896.2亿元,占比达77.75%,而投向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仅占1.09%和0.87%。

未来,随着信托公司标准化投资能力的持续提升,投向证券市场的资产规模和展业也会持续提升。同时,严监管、重合规已是大趋势,这就要求信托公司要强化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将监管要求与内部流程等有效结合,建设合规文化,坚守合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