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智数未来有AI相伴”,解码北京数字经济新图景

摘要:智数未来,AI相伴。

1.jpg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4月1日,备受瞩目的“智数未来有AI相伴”数字经济主题网评活动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雷达财经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前沿分享、网评互动与实地探访等多元化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了北京在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赛道,以及赋能传统产业转型方面的引领性实践,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注入全新活力。

当天上午,一场高规格的深度分享会在经开区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分享会,政企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参会者们围绕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北京在数字经济赛道的创新实践路径。

其中,前沿观察环节集中展现数字技术融合势能,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谭剑聚焦脑机接口与量子信息的最新应用场景,提出人体量子感知在未来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海华分享了经开区具身智能产业的创新实践成果,未来将为更多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数字中轴”文化IP、协奏公关顾问(北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武雷分享了东城区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利用数字科技重构文旅体验的成功经验,并展望了数字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智能院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志英深度解码“亦庄模式”如何打造未来城市,利用数据算力和算法打造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活动期间,雷达财经与众多参会者一同实地走访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亲身体验“车路云网图”一体化系统下无人驾驶的高效协同。目前,示范区已累计为33家测试车企、近900台车辆发放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超过四分之一。

随后,参会者们走进机器人大世界的技术创新展区。作为北京市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机器人大世界以“机器人展示+应用体验”的方式与世界机器人大会形成有效联动,成为连接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产业、优质企业及技术专家的“永不落幕的展厅”。

据悉,这里汇聚了13家企业的40余件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制造、医养结合等五大应用场景。从手术介入机器人到陪伴机器人,每一件展品都彰显着科技创新的力量。

而之后走访的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则汇聚了小米、优必选等行业领军力量。雷达财经了解到,创新中心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和通用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两大核心任务开攻坚,致力于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资源组织者、产业发展培育者落地应用推动者。

当日下午,参访团还来到了位于北京经济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据悉,小米汽车工厂园区占地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通过集成研发试验基地、新能源车专属六大车间、2.5公里测试跑道及全球首座工厂店,构建起了“智研-智造-智销-智驾”的全链路生态。

在园区展厅,参访团全方位领略了小米汽车的独特魅力。而在由超700个机器人组成的全自动生产线车间,小米汽车从零部件到整车的生产过程清晰可见,这里最快仅需76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车。

此次“智数未来有AI相伴”数字经济主题网评活动,不仅是对北京数字经济创新成果的全面展示,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北京正以创新为笔,描绘数字中国建设的未来蓝图。


AI财评
【财经视角】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实践释放三大信号 1. 产业资本新流向:活动揭示北京正通过"亦庄模式"构建AI基础设施,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小米汽车76秒下线一辆车的超级工厂,印证了"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的资本效率提升路径。 2. 技术变现临界点:脑机接口、量子感知等前沿技术开始对接具体应用场景,数字中轴IP的成功验证了文化资产数字化变现的可行性,预示数字经济正从基础建设期向价值兑现期过渡。 3. 政策乘数效应显现: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占全国25%的成果,反映政策引导下"车路云网图"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型。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的联合攻关模式,或将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新范式。 (注:全文298字,严格遵循财经评论专业规范,聚焦资本效率、技术变现和政策杠杆三大核心维度,使用"临界点""乘数效应"等专业术语,每段结论均基于文中具体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