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超2000万,兰州黄河、华润啤酒否认收购,泰山啤酒困境加剧

蓝鲸新闻5月7日讯(记者 朱欣悦)5 月 7 日,*ST 兰黄(000929.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对收购山东泰山原浆啤酒的问询作出明确回应,直言暂无相关收购计划。这一表态不仅将泰山啤酒重新推向舆论焦点,也让其背后潜藏的经营困局引发市场热议。

事实上,蓝鲸新闻记者也曾就此问题采访了华润啤酒(00291.HK)董事会主席侯孝海,他表示,没有计划收购泰山啤酒。

原浆战略

回溯发展历程,泰山啤酒前身为始建于 1979 年的泰安市啤酒厂。2008年9月,公司投资5.8亿元,建成占地总面积500余亩的泰山啤酒工业园,年生产能力20万吨。

在竞争白热化的啤酒市场,泰山啤酒曾凭借差异化战略脱颖而出,其精准锚定短保质期新鲜原浆啤酒赛道,以 “7 天原浆”为核心爆款产品,成功抢占细分市场。据媒体报道,2021 年泰山原浆啤酒销量突破 13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6.48 亿元。

据业内人士向蓝鲸财经透露,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构成泰山啤酒两大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其大本营山东作为全国啤酒产销第一大省,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等行业巨头盘踞,市场竞争堪称 “红海”。面对巨头挤压,泰山啤酒自 2010 年起坚定走高端化路线,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实现全国门店直配。独特的 “以销定产” 模式,即经销商按需下单、企业 24 小时内直达配送,使其精准踩中啤酒消费升级浪潮。但目前,泰山啤酒尚未形成稳固的根据地市场,销售版图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南京等区域。

2021年,泰山啤酒被广东企业家陈成稳执掌的虎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彩集团)收入麾下,虎彩集团自此持有泰山啤酒 73% 的股份。彼时,市场对二者的携手抱以较大的期待,泰山啤酒能借助虎彩集团的资本力量与多元资源,在竞争激烈的啤酒赛道实现新突破。

对赌阴霾

2024 年 6 月,风云突变,一则泰山啤酒对赌失利面临巨额赔偿的消息如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行业。

据泰山财经报道,虎彩集团曾与战略投资者CMC Tarzan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CMC)、北京信泰顺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签订投资协议,若2024年6月30日前未能完成IPO,虎彩集团等赎回义务人将被要求回购股权。上述消息指出,此前投资方共支付6亿元的投资款,协议中利息将按照年化单利12%计算。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蓝鲸新闻记者透露,当前虎彩集团本部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自身发展已显疲态。而泰山啤酒虽年销售额维持在 20 亿至 30 亿元区间,但在疫情期间,管理层对经济形势和行业走向过度乐观,大规模扩张门店,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同时,直营战略的推进也遭遇滑铁卢,持续亏损,使得如今面对数亿元的回购款,泰山啤酒显得力不从心,资金链紧绷。

一位泰山啤酒前员工对蓝鲸新闻记者透露,2024 年泰山啤酒在直营店项目上遭受重创,亏损数额巨大,再加上对赌事件的负面影响,公司内部人心惶惶,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该前员工还指出“泰山啤酒的管理层大多并非啤酒行业出身,对行业特性和市场规律的把握能力不足。特别是2025年以来,美团、京东、淘宝等平台纷纷涉足外卖配送酒类业务,极大地削弱了泰山啤酒原本依赖的渠道和门店优势。其他啤酒品牌借助这些大平台的配送体系,得以降低渠道成本,抢占市场份额。长此以往,泰山啤酒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不确定性。要么咬紧牙关继续扩张,但这需要海量资金持续投入;要么及时止损,收缩业务战线,放弃部分市场,集中资源深耕广东和山东这两个重点市场 。”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泰山啤酒在2025年已有两次被强制执行的记录,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超2000万元。与此同时,虎彩集团日子同样不好过,自 4 月 16 日至 4 月 29 日期间新增 6 条被执行记录,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超 6000 万元 ,债务危机的阴影愈发浓重。

不止如此,2024 年,虎彩集团旗下新三板上市企业虎彩印艺主动申请摘牌,给出的理由是 “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营决策效率”。虎彩印艺主要业务为烟草企业生产包装盒,可从其 2023 年年报数据来看,经营颓势尽显,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1 亿元,同比下降 16.96%;营业利润亏损 1.63 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 42.64%,企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虎彩印艺主营业务为烟草企业生产包装盒。据2023年年报披露,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16.96%;营业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下降42.64%。

在重重压力之下,泰山啤酒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接下来,其是能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市场等方式化解危机,还是会在困境中艰难挣扎,甚至走向其他可能的结局?蓝鲸新闻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