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梨 编辑|曹杰军
逆势给房地产、亏损企业贷款,中信银行这么做值吗?
1月18日,反腐主题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第四集,片中披露了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利用金融手段和产品贪腐一案的细节,引起网友热议。
截至2021年底,中信银行总资产规模达80414.18亿元,同比增长7.06%;所有者权益5113.62亿元,同比增长8.89%。
高管放贷获利落马,中信银行罚单不断
中信银行创立于1987年,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然而最近几年,这家大型银行却屡屡因为负面舆情登上热搜。
早在2020年5月,脱口秀演员池子“手撕”中信银行,控诉其擅自泄露个人流水,该事件持续发酵,最终以中信银行以道歉声明和支行行长撤职收尾。次年2021年3月,银保监会罚单显示,中信银行因客户信息管理等问题,被处罚款450万元。
如今又因原行长孙德顺的贪污腐败一案再上热搜,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孙德顺是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典型;根据检察机关起诉,孙德顺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原行长于成信、中信银行厦门分行原副行长陈鹰也曾以权谋私,最终落马。2020年10月,《信贷审批背后的权钱交易》一文发布,披露了二人案件细节。
多名高管的腐败落马,以及银行内部管理问题、造成客户信息流出,这些都给中信银行蒙上了一层难以磨灭的阴影。
可中信银行还没来得及走出阴影,又在贷款管理、回流挪用等问题上,被开出单张罚款人民币950万元的巨额罚单;随后在2021年底仅1个月的时间内,中信银行又因内控管理、贷款管理等问题被合计罚款210万元。
2022年1月,又因员工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的中信银行,没有在新年开个好头。其内部的暗疮到现在究竟愈合了几许?
房地产不良贷款三年激增86亿
在专题片中,相关工作人员樊祥鹏就孙德顺一案指明:“他倾向于贷给房地产,主持行长办公会的时候就公开直截了当要求,全行一定要立刻给我把制造业贷款停下来,即便你有100%的抵押,那也不行。”
由于中信银行向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过高,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2018-2020年,中信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由10.82亿元增长至96.33亿元,不良贷款率由0.35%增长至3.35%,两项数据均以倍速在激增。
截至2021年中报,中信银行贷款余额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2967.26亿元,占比12.74%;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92.35亿元,占比达19.01%,不良贷款率3.11%,得到0.24个百分点的微弱回调。
尽管开始产生好转,但从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余额不平衡的占比来看,过度向房地产业批贷的留下的不良资产仍难以消化。
然而此时本应加快清理房地产不良贷款的中信银行,在两个月前,又接受绿地控股子公司南京峰创置业21.23亿元股权质押,予以贷款。
随着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受调控政策影响,资金链趋紧,风险暴露加大,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市场投资者的争议。
且当前该行最大十家客户中,有五家都为房地产业,后续中信银行在资产质量改善方面仍存在较大风险。
曾向亏损企业贷款,收入增速并不出彩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时,联想集团曾发布招股说明书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其作为The Champ Global Limited 、Eastern Score Limited和Huisheng General Trading (HK)Limited三家公司的担保人,分别向中信银行借款1.5亿美元、4.13亿元及0.97亿港元、1.24亿元及0.29亿港元。
上述三家公司中,两家均为亏损状态,而后联想集团又因自身经营状况撤回了上市申请。
对应近日披露的2021年业绩快报,中信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归母净利润556.41亿元,同比增长13.60%。
单论收入,中信银行保持在股份行前三(当前9家上市股份行,已披露8家),然而增速却落在了倒数第二位;净利润则位于赛道中游水平,由于银行业整体回暖,净利润增速达双位数增长已成普遍现象,中信银行这一成绩并不出彩。
先是向亏损企业发放大额贷款,又逆势批准房地产集团质押股份贷款,所涉金额均不可小觑。但中信银行好像没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前中信银行一直处在股份行赛道的上游梯队,然而近年来不光受高管腐败的阴影笼罩,还频频因贷款、内控等管理问题吃下罚单,营业收入仅能保持个位数增长。在其他同业奋力改善业绩的时候,中信银行该有危机感了。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ID:ruilan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