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作者|睿蓝团队

摘要:平安银行战略愿景是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目标,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

平安银行当前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三项指标分别为9.30、2.02、0.85。截至2021年底,303家机构持有194.06亿流通股的8.80亿股,占比4.53%。最核心机构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28亿股,市值54.0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69%。

根据公司及参照市场价格测算, 2021 年收入大于 1725.40亿元 ,同比增长不低于 12.37%

业绩增长点: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开放银行

平安银行业务布局是“五位一体”新模式,包含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和开放银行五个要素,要素之间构成有机整体,形成经营服务闭环。

产品:口袋银行APP、数字口袋、行e通

面向C端【1】客户的口袋银行APP,从金融APP升级到“金融+生活”智能助手,目前月活超4000万。

面向B端【2】客户的数字口袋,统一门户、账户、平台,实现从客户到用户思维的转变。

面向F端【3】客户的“行e通”,打通资金、产品、资产、服务全链条,平台访问量同比增长214.0%,线上销量突破3000亿,同比增长70.7%。

产能:

AI客服队伍占比超过90%,理财经理通过精准营销工具人均产能同比提升22.3%,“新一贷”最快10秒放款,信用卡审批效率提升15倍;

智能反欺诈系统防堵欺诈攻击金额超24亿,智慧风控系统成为国内首个获“Gartner2020金融服务创新奖”的金融项目。

研发:科技人员、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

2020年,平安银行科技人员(含外包)超8500人,较上年末增长超12.5%。2020年,平安银行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33.9%。

专利与核心技术:专利数、发明专利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平安银行合计专利数511个,其中2021年专利39个,均为发明专利。

如何给平安银行估值?

SWOT分析:优势、弱点、机会、威胁

优势(STRENGTHS):

具备强大品牌影响力,建立了一整套符合综合金融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打造了业内突出综合金融优势。

弱点(WEAKNESSES):

经营时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易对银行利益造成损失。

机会(OPPORTUNITIES):

  • 科技引领是平安银行发展的势能和驱力,为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新思路蓄力;

  • 与年轻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研究年轻客群、新新人类等未来客户群。

威胁(THREATS):

在股份行赛道中,平安银行竞争优势并不突出,2020年收入1535.42亿元、净利润289.28亿元,位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估值指标:市盈率、市销率、市净率

平安银行当前市盈率【4】(PE)9.30倍,处于估值中枢下方。过去5年,平安银行市盈率估值中枢9.83倍。最高估值17.95倍出现在2021年2月3日,最低估值6.26倍出现在2018年7月5日。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平安银行当前市销率【5】(PS)2.02倍,处于估值中枢下方。过去5年,平安银行市销率估值中枢2.07倍。最高估值3.19倍出现在2021年2月3日,最低估值1.40倍出现在2017年5月8日。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平安银行当前市净率【6】(PB)0.85倍,处于估值中枢下方。过去5年,平安银行市净率估值中枢0.92倍。最高估值1.35倍出现在2021年5月27日,最低估值0.66倍出现在2018年7月2日。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股东持股:总股本、流通股、股东人数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平安银行总股本194.06亿股,流通股194.057亿。2016-2020年,股东人数平均按年计分别为35.01万户、34.40万户、42.94万户、32.29万户、30.87万户。

平安银行尚无实际控制人。

机构持股:机构数量、累计市值、占流通股比例

2021年,持股机构总数为303家,持有数量8.80亿股,累计市值144.9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4.53%;其中占流通股比例超过0.10%的有10家,持股数量超过1000万股的有11家。

最核心机构为易方达基金,持有3.28亿股,市值54.03亿元,占流通股1.69%。

平安银行未来成长性在哪里,如何给它估值?


盈利预测:光大证券、安信证券、民生证券

5家机构对平安银行未来三年业绩进行过预测,这些研究机构预测结果是,营业总收入平均预估值为1696.44亿元、1885.32亿元、210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平均预估值364.86亿元、430.39亿元、501.86亿元。

对2021年收入预测最高为1706.88亿元,来自光大证券;最低为1693.67亿元,来自安信证券。

对2021归母净利润预估值最高为371.10亿元,来自光大证券;最低为363.00亿元,来自民生证券。

注解与参考:

【1】C端:Consumer,个人用户端

【2】B端:Business,企业/商家端

【3】F端:金融市场端

【4】市盈率(PE):等于股价/每股收益,或总市值/净利润。是最常用来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市盈率越高暗示市场越看好企业的盈利前景,更适合于稳定期的企业

【5】市销率(PS):是总市值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或股价除以每股销售额。市销率越低,说明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该项指标既有助于考察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能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质量水平

【6】市净率(PB):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ID:ruilan808)


注:本文转载自睿蓝财经(ID:ruilan808),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