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华大智造加码基因测序 期望续写高增长神话


新冠退潮致核心业务销售不振,华大智造业绩出现“断层”,目前正在加码基因检测,寄希望能够弥补业绩缺口。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9月26日,华大智造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5亿元——5亿回购股份,拟回购的价格为不超过125.00元/股。受此影响,华大智造股价从底部抬升,期间股价上涨了9%。


对于华大智造来说,此前股价持续下跌,可能与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不振拖累业绩有关,此业务去年和今年的业务表现冰火两重天。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38.86%至14.43亿元,公司亏损近1亿元。


由于相关核酸检测业务营收出现锐减,华大智造2023年业绩大概率会很难看。上半年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4.43亿元,同比下降38.86%,净利润亏损9802.7万元,同比下降128.52%,扣非净利润约亏损1.36亿元,同比下降139.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07亿元,同比下降732.12%。


华大智造半年度业绩发布后,部分券商发布的研报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光大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今年以来华大智造持续提升研发强度推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由此对利润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下调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96亿元、2.4亿元和3.35亿元,与原预测值2.69亿元、2.76亿元和3.36亿元相比,分别下调64%、13%、0.2%。


核心业务销售不振


华大智造成立时间并不长,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如果只看公司IPO的财务数据,华大智造无疑是一家业绩表现良好的硬核科技公司。不过,华大智造过去几年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却并非来自其基本盘业务,而是受益于新冠疫情实验室自动化业务。


凭借新冠疫情相关的收入,华大智造这家在2019年还在亏损的公司,次年赚了2.61亿元,2022年盈利金额超过20亿元。


但《每日财报》注意到,2020年及2021年,公司新冠疫情相关的业务贡献分别为19.85亿元和23.4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1%和59.67%。


吃完疫情红利之后,华大智造业绩“断层”显而易见。财报显示,2023上半年,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产品销售情况整体下滑87%,与公共卫生防控不相关的常规业务仅有7679.42万元


来源:每日财报


受此影响,华大智造2022年前五大收款对象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达3.74亿元,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达58.61%。华大智造所做的坏账准备余额达2348.82万元,坏账计提比例达6.27%。


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板块吸金能力不再。接下来,华大智造拿什么提振业绩?


未来寄希望基因检测


从上半年营收数据来看,实验室自动化板块仍处于下降趋势。不过,其测序仪板块期内实现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39.89%。公司未来的最大看点是基因检测仪。


今年,华大智造方面曾表示,“目前公司与新冠相关的业务已经基本出清,对公司后续业务开展造成的影响也将降低。实验室自动化原有业务的体量将主要通过基因测序业务和新业务两方面支撑,尤其是作为核心业务的基因测序仪。”


需要注意的是,华大智造身处的基因测序行业属于高精尖的生物医学产业,龙头企业可以凭借先进的源头性技术和完整的专利布局、全面的产品矩阵和快速迭代能力、广泛且深入的商业化体系和强大的学术服务能力,构筑起了技术壁垒并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因此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据悉,由于基因测序仪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行业呈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长期以来被两家美国公司因美纳(Illumina)、赛默飞(Thermo Fisher)垄断,两家公司的基因测序仪装机量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几乎接近90%。


同时,面对海外巨头垄断、国产替代漫长,投资者对该业务未来能否填补实验室自动化业务的收入“缺口”仍然存疑,纷纷“用脚投票”。截至9月28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从开年的110元以上跌至75元附近,年内跌幅已达30%。


风口终会过去,只有打磨出一支高效、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商务团队,华大智造才能真正在全球激烈角逐的生物基因赛道,站稳脚跟。


因此,这对华大智造在研发上的投入有着较高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华大智造明显增加了研发上的投入,研发投入合计4.32亿元,同比增长30.33%,占营收比例为29.93%,较去年同期增加15.8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