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佳作绽放成都,绘就巴中艺术风华长卷

摘要:4月30日,“美丽中国 遇见巴中”大型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成都拉开帷幕

4月30日,“美丽中国 遇见巴中”大型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成都拉开帷幕,300余件艺术精品集中亮相,为观众打造了一条通往秦巴秘境的沉浸式艺术长廊,全方位展现巴中的历史文化、红色底蕴与自然风光。


此次展览是2025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巴召开成果的生动呈现。光影与笔墨交织,构筑起巴中山河气韵、人文精魂与时代风华的立体图景。展览作品由全国艺术家精心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元。摄影佳作中,既有巴山蜀水的雄浑险峻,也有革命老区城乡振兴的崭新风貌,更定格了民俗风情里的烟火日常与千年巴文化的深厚积淀;绘画作品巧妙融合巴中的历史纵深感与现代活力;书法线条或激昂礼赞革命精神,或细腻抒发对自然风物的诗意情怀 。


艺术家代表黄清春感慨道:“巴中多彩的山水赋予我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巴中人民代代相传的优秀品德铸就了我质朴与本真的艺术灵魂。巴中本身就是一件天然的艺术品。”他表示,未来将与巴中的艺术家们携手,展现更多巴中风采,讲好巴中故事。


开展当日上午,四川美术馆内人潮涌动。在摄影展区,巨幅光雾山秋色图前观众络绎不绝,红叶与晨雾交融出油画般的质感,引得众人纷纷拍照留念。美术与书法展区同样人气高涨,文艺家、参展作者代表、各地知名艺术家驻足品味,外国友人、成都市民也被吸引前来。带着孩子观展的成都市民李振华赞叹:“这些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巴中的文化厚度,今后一定要去巴中看看!”


近年来,巴中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此次展览不仅是巴中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成就的艺术化诠释。它搭建起巴中走向全国的文化桥梁,让更多人通过艺术触摸“天下米仓 四龛福城”文旅IP的独特魅力,感受山水温度,聆听老区振兴足音,领略厚重历史人文。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诚邀广大群众走进四川美术馆,共赴“艺术巴中”的精彩之约。


AI财评
【财经视角下的巴中文旅产业升级启示】 此次艺术展本质是巴中市以文化IP撬动文旅经济的战略举措,展现出三重新意: 1. **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摄影、书画等低成本艺术载体,高效包装"山水+红色"资源,避免重资产景区投入,符合革命老区财政现实。展品版权二次开发潜力(如数字藏品、文创衍生)值得关注。 2. **流量转化路径**:成都首展选址精准,锁定高消费客源地人群,用艺术语言重构"巴中印象",破解"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旅游营销痛点。后续需配套便捷交通(如成巴高铁)实现流量变现。 3. **产业协同效应**:展览联动摄影家协会等专业机构,暗示巴中正构建"艺术采风-内容生产-IP运营"产业链,未来或可发展写生经济、艺术驻留项目,提升文旅附加值。 风险提示:需警惕"昙花展效应",建议建立常态化艺术展陈机制,并推动"艺术流量"向民宿、农产品等消费场景导流,形成可持续的文旅生态闭环。(298字)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