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中报营收净利双增 诺泰生物增长平稳、国际化提速

减肥药物需求热度高涨,多肽药物领军企业诺泰生物(688076,SH)乘风破浪!8月20日,诺泰生物对外发布2025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3.49%。上半年现金分红合计1.80亿元(已派发)。

中报体现公司报告期内成绩喜人:公司完成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转增8994.84万股,控股股东及高管持股数量显著增加,体现了公司对股东价值的重视。其次,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1.74%,重点围绕多肽与寡核苷酸技术平台进行创新突破。再次,公司还明确了从原料药向制剂延伸的战略目标,并通过绿色制造技术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模式,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中报看,公司荣获多项大奖:在2025年第9届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评选中,诺泰生物荣膺“年度医疗健康最佳战略投资机构”奖项;双喜临门,公司顺利通过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评定。此外,其建德工厂与连云港工厂荣膺EcoVadis铜牌认证。

连续通过多国官方合规检查

诺泰生物全球化脚步加快

8月初,公司公告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原料药生产线通过巴西卫生监督局cGMP现场检查,其是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后通过的又一海外官方合规检查。

这标志着公司拥有符合国际法规市场标准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将进一步推进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和推广。从财报可见,诺泰生物的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且成效显著,从主营业务层面看,报告期内,公司在拉美、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重磅战略合作达成。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绑定全球头部药企,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具体说来,公司在CDMO业务方面与Incyte、Gilead、Vertex、MSD等国际创新药企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从技术攻关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同时,在仿制药领域,公司与Krka、Cipla、Teva等企业合作密切,助力其制剂产品的研发与注册。此外,公司与深势科技、诺唯赞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借助AI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增强研发实力和订单获取能力,推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由此看,不仅是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在国内也实现了多角度的“强强联合”。

实践社会责任担当逆势招人

诺泰生物为行业“广挖洞、深积粮”

从中报看,2024年半年度时研发人员为323人,2025年半年度时研发人员达459人,同比增长42%,硕博占比达到47%。

这只是其逆势增长的冰山一角,诺泰生物2024年-2025年扩招超2000人,稳就业助力行业复苏。先看2024年,公司在行业寒冬下进行“人才抄底”。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遭遇资本寒冬,诺泰生物却逆势扩招1200人,同比增长35%,其中60%为研发岗位,并设立“行业人才回流计划”,吸纳辉瑞、国内药企前员工超300人。

此外,公司新增80个残障人士定向岗位,并投入5000万元升级“未来科学家”培养项目,为50名博士后提供科研基金与就业保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缓解了行业就业压力,更强化了自身创新药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公司持续加码,打造生物医药“人才生态”。进入2025年,诺泰生物继续扩大招聘规模,全年新增岗位900人,重点布局AI制药、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公司启动“智能制造人才计划”,在杭州数字化工厂新增300个自动化与数据分析岗位,推动传统制药人才转型。

同时,公司与6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为行业输送300名复合型人才。ESG报告显示,2025年公司员工留存率提升至92%,MSCI ESG评级稳居AA级,并因稳就业贡献获得多地政府超3000万元人才补贴。

从“企业招聘”到“产业赋能”,诺泰生物一系列行为背后的长期价值显现;其逆周期招聘并非短期行为,而是基于“人才即战略”的长期布局。据统计,2024年-2025年其每新增1个研发岗,可带动上下游3.2个就业机会,其供应商澳弘电子因订单增长扩招400人。此外,公司在苏州BioBAY园区建立的“生物医药人才社区”,已吸引2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评价:“这一案例证明,社会责任与商业成功并不矛盾,在行业低谷期投资人才,终将在复苏时收获超额回报。”在经济调整期,公司以超2000个新增岗位,展现了龙头企业稳就业、促创新的责任担当。其行动不仅为数千家庭提供发展机会,更推动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升级。未来,这种“逆势投资人才”的模式,或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