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CBD观察丨五金跃迁:广州建博会的材艺新叙事!

  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暨2025广州卫博会正式拉开帷幕。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会重塑既有细分题材和潜在新兴题材,整合升级为室内空间、门窗户外、材艺智造三大生态。其中的材艺智造生态是首次独立成展,成为五金、新材料与智造技术的“供应链星舞台”。

  尤其五金展区,无论是定制五金的创新突破、建筑五金的技术迭代,还是参展品牌们的设计理念和诸多新品,都正成为解读行业趋势、洞察市场变化的重要切入点。

  定制五金:科技隐于设计之中

  本次广州建博会,众多知名五金品牌纷纷亮相,国际品牌百隆、海蒂诗、海福乐、格拉斯、杜邦等重磅展出,国内品牌悍高、东泰、顶固、欧派克、图特等同台共展风采、共创商机。

  各展商带来的明星产品与新品令人目不暇接。家居新范式在现场看到,顶固携6大系统产品矩阵与2025年重磅新品亮相,其中全新推出的澜系列厨房收纳五金核心材料是航天级铝合金,轻巧且坚固;海棠角铰链采用锌合金压铸技术提升300%受力性能;一体式室内门锁,钥匙就藏在门锁里面,设计感Max。

  图特带来的蝶影反弹回旋门T926,独特的反弹回旋设计,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门型的需求;电动磁悬浮TD908则运用了先进的电动磁悬浮技术,实现了顺滑、安静的开启和关闭,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海蒂诗的表现同样亮点十足。其备受瞩目的是旋转五金FurnSpin 焕动魔格让家具柜体不再受限于传统门板开合方式,拓展设计可能;展出的悬浮玻璃展示柜运用海蒂诗Sensys玻璃门铰链,展现极简魅力;AvoriTech臻薄金属抽屉系统,则锻造出侧帮厚度仅8mm的奢华品质。

  超1000㎡的悍高·原创五金能量馆内,希勒 4.0Max 碗碟三边篮,20mm下沉防撞设计,直击厨房收纳痛点;陀飞轮高柜旋转拉篮,行业首创的360° 转盘取物;金刚2.0一字底座铰链以创新三段力,迭新开合体验;BV系列衣柜五金以高奢皮革搭配金属材质,简约设计中尽显高级质感。

  各大品牌在功能、设计、材质等方面的创新,吸引了诸多经销商、设计师、网红等群体纷纷驻足,悍高五金等展位更迎来了一波波外商驻足咨询、拍照惊叹。五金,这一传统“配角”,正进一步站上行业C位,并跃升为空间效能的关键引擎。

  智能化、系统化、定制化成趋势

  家居新范式结合本届展会及行业动态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五金产品正朝着智能化、系统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方面,如悍高星幕2.0电动升降机以38分贝静音运行和遇阻悬停技术,重新定义智能五金的静谧标准;海福乐 Smo 电动移门系统配备智能控制器,支持障碍物检测、手机 APP 远程调节及雷达动态感应开启,带来便捷安全的使用体验。

  系统化体现在各品牌不再仅仅提供单一的五金产品,而是打造全屋系统解决方案。以顶固为例,其构建了门用五金、基础五金、收纳五金、型材五金、灯光系统、护墙系统等系统产品体系,实现从单品到场景化方案的跨越。悍高在广州建博会现场专设了一块“悍高柜类照明”的展示区;百隆REVEGO乐藏®口袋门展示区,以最新单门/双门应用方案惊艳亮相,重新定义“空间隐形”美学。

  定制化趋势也愈发显著,品牌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家居空间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五金产品设计和配置。比如,根据不同的柜体尺寸和风格,定制专属的拉手、铰链等五金配件,使五金与家居整体风格完美融合。

  此外家居新范式发现,品牌在产品设计和展馆展示中,更加注重空间美学的营造。多家品牌均采用了五金内置技术,让五金组件巧妙隐藏于柜体,实现"隐形"设计。典型如海福乐的极简五金系统,嵌入式设计打造整洁统一家具表面,适用于厨卫、客厅、办公等多种场景。

  材料选择上创新与环保性兼具。一些品牌倾向于使用新型合金材料,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用性;而另一些品牌则注重环保材料的应用,符合当下消费者对于绿色家居的追求。

  如奥地利品牌GRASS Vionaro V8抽屉官方显示,采用完全金属制成,可实现100%回收;思造SEZAO展出的全铝极薄款以航空级铝材打造轻量化机身 , 玻璃纤薄款则以通透质感重塑抽屉视觉体验 , 充分满足高端定制家居的多元化需求。

  可见,五金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解决居住收纳痛点的核心科技。当隐藏式设计释放物理空间,电动化赋予家居体验“生命力”,模块化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定制家居才能真正实现“人本设计”。

  家居五金跃迁:“家居芯片”走向“技术名片”

  五金技术的爆发并非偶然。作为占家居制造成本仅5%的“隐形心脏”,如家居新范式所观察到的,在价值5万元的全屋定制方案中,五金件成本仅占约10%,却直接影响着定制家居90%的使用体验和寿命周期。因此,这种“微小杠杆撬动全局”的特性,使其成为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支点。

  而展会的现象级呈现,正是国产五金从“幕后零件”向“技术名片”跃迁的缩影——以悍高、图特、东泰为代表的头部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超行业均值300%,专利数量年均增长40%,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

  可以说,国产五金的崛起路径十分清晰,家居新范式概括为“三步走”:首先,设计突破驱动价值重塑,品牌们都重视通过与国际设计师合作、提高设计能力,以几何美学重构五金的功能语言;

  其次,产能革命支撑技术普惠。悍高60万㎡数字化基地将铰链轴孔精度提升至0.03毫米,这相当于头发丝四分之一的公差值,“精密制造”正重塑产业基因;此外,渠道下沉加速市场覆盖,本土品牌通过地级市网络,将高端技术渗透至县域市场,这大大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不过,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产业链协同的“齿轮效应”。如今,五金与大家居建装行业高度融合,像悍高是欧派等定制家居企业的合作伙伴,图特是索菲亚等多家头部定制家居、成品家具、家装公司、地产公司的战略合作供应商;而设计师群体成为关键纽带——展会“星设联”IP吸引诸多设计师和品牌联动,大大推动产业与设计的跨界融合。

  五金已然不是简单的“安装配件”,如今正在成为空间方案的“底层语法”塑造者。正如深圳东诚集团设计总监郑楚楚在家居新范式『五金坦白局』系列栏目里所言:“高端家居空间,必然依赖高品质五金赋能。”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家具五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家具五金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261.1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6%,2028年市场规模将会增长到3244.5亿元。

  当一颗铰链的精度从毫米迈向微米,当一条滑轨的寿命从5年延至20年,中国五金正以技术普惠重构全球价值链——这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是制造哲学的革新:从“规模至上”转向“精工即正义”。

  结语:空间逻辑的隐形书写者

  本届广州建博会的深层启示在于:五金技术已从“功能零件”进化为“空间操作系统”。当百隆口袋门消解墙体隔阂、海蒂诗旋转架重构收纳逻辑,五金正以毫米级的精密设计,书写人与空间的新型关系。

  未来家的本质,不再是水泥与板材的堆叠,而在于每一颗铰链对重力的精准驾驭、每一条滑轨对摩擦力的诗意化解——科技隐于设计,生活归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