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水产饲料龙头粤海饲料发布2024年财报和2025年一季报。虽然也受到了整体行业周期的影响,不过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为增长;尤其可喜的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不仅实现营收增长,而且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56.07%,这得益于行业周期的反转以及公司的技术壁垒和服务生态。
作为在水产饲料行业领域深耕30年的企业,粤海饲料具有突出的行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丰富的产品种类和完善的营销网络、专业人才队伍及稳定客户资源。近年公司董事长郑石轩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开启 “低蛋白日粮技术” 研发,经过多年实践打磨出 “三高三低” 技术战略,这使得公司领跑行业周期,并为推动产业升级筑牢根基。
2025年水产饲料上行周期值得期待
水产饲料的发展与上游水产养殖业直接相关。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天有利条件。水产品的特点,也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处于持续增长态势,这也都直接推动了水产品量的持续增长。而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也间接推动了水产品的消费。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显示,未来 10 年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到 2034 年,水产品总消费量将达到 8306万吨,比基期增长12.3%,年均增长 1.2%。
2025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指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
农业农村部4月22日的消息,据对全国20个省(区、市)渔业生产统计,一季度国内水产品总产量1483.37万吨,同比增长4.5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425.15万吨,同比增长5.69%;淡水养殖产量819.13万吨,同比增长4.70%,且1、2月份水产品的加权平均价都有上涨。
对此,西南证券表示,2024年部分养殖户因观望情绪减少投苗,2025年水产品供应偏紧,而消费端持续回暖,推动价格中枢上移。此外,2025年鱼粉和豆粕价格高位回落,有效缓解了水产饲料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
2025年1月,粤海饲料在接受特定机构调研时也表示,2025 年水产品和水产饲料的销量会有较好提升,市场会逐步回暖。
自 1994 年设立以来,粤海饲料就在特种水产饲料领域精耕细作,特种水产饲料销量占公司饲料产品销量的 70%左右,在特种水产饲料行业位居行业前 3 位,销售产品覆盖国内主要的水产养殖区域,在华南、华东、华中等国内多个地区以及越南等国家共投资设立了 30 余家子公司。行业周期性反转,粤海饲料作为水产饲料的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三高三低”等战略凸显公司龙头地位
在2024年举办的水产饲料行业大会上,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多次阐释公司多年打磨出的“三高三低”战略。“三高三低”指的是高质量、高健康、高生长,低蛋白、低损耗、低料比。
水产养殖行业长期存在“蛋白虚高”的痼疾(过量蛋白不仅推高饲料成本,还导致鱼类肝胆综合征、水质污染等问题,最终侵蚀养殖户利润),三高三低,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通过不同原料的合理搭配、补充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外源氨基酸实现蛋白水平下降,降低蛋白不等于降低氨基酸,提升饲料可消化蛋白(优质蛋白原料),维持氨基酸/蛋白比例在 88%~92%以上,还提高了淀粉、脂肪等物质含量,提高饲料产品能量,有效提高饲料产品转化与利用率, 降低养殖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稳定领先,整体效果和质量在行业领先,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战略不仅推动了粤海饲料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升级,还带动行业往良性方向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踊跃投身“降蛋白、提效率”行业浪潮,中国水产业绿色转型有望步入全新黄金发展阶段。
2024年,公司还建立了“四重保障”体系:整体技术体系、产品技术配方框架、工艺改进以及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通过这一体系,确保公司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和可控,进一步夯实公司质量管理基础。
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公司还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继续推进百镇千村“粤海村”创富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 50 个粤海村及粤海村服务站,通过创新产品、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等方面,帮助更多养殖户提升了盈利能力。这让公司得到了广泛赞誉,公司品牌度进一步提升,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