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将如何深度参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文丨李向明 编辑丨林伟萍

编者按

AI时代的来临,让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具想象空间的超级产业之一。这一领域未来有望释放出万亿级的投资与产业规模,正引起科技巨头、资本市场和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

大家不妨深度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将对你的生活和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你最期待哪些变化?

2、社会应如何为一个人形机器人随处可见的世界做好准备?

在近期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一书中,美国东北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李向明,以故事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未来10年、20年人形机器人将如何深度融入人类生活,成为推动家庭、工作场所以及全球经济变革的关键力量的可能情景。

我们经授权摘录作者对2035年和2045年展望的故事,以飨读者。也希望作者的文字可以对大家理解并看清人形机器人这一热闹风口有所帮助。以下为摘录文字:

故事一:

2035年,在机器人之城与沃克一起的生活

时间来到2035年,机器人之城作为技术融合与城市创新的璀璨典范,熠熠生辉。这座城市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波光粼粼的河流之间,在这里,人形机器人不再是新奇事物,而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在这些先进的机器人中,有优必选科技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沃克,其设计初衷是为机器人之城的居民提供协助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新的一天开始

黎明的曙光洒在机器人之城。街道两旁林立着时尚且节能的建筑,早已挤满了行人和他们的机器人助手。沃克站在艾米丽·史密斯家的门口,执行着它的清晨例行任务。它优雅的动作和清晰的手势,掩盖了其光滑外表下复杂的机械构造。

“早上好,艾米丽。”史密斯一家开始新的一天时,沃克向他们打招呼。

艾米丽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她热情地微笑着回应:“早上好,沃克,准备好迎接忙碌的一天了吗?”

沃克点了点头,它的传感器自动适应周围的光线,说道:“是的,艾米丽。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日程安排,并优化了您的通勤路线,以避开交通拥堵路段。”

无缝融入生活

机器人之城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像沃克这样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无缝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在家中提供个人协助,到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在艾米丽的家中,沃克负责打理家务、监控家庭能源消耗,还陪伴艾米丽年迈的父母,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艾米丽出门上班后,沃克开始了它的日常工作。它首先对街区进行晨间巡查,确保所有公共设施正常运行,并且没有安全隐患。人形机器人的存在带来了安全感和高效性,让居民能够安心地专注于个人事务和工作。

融入工作场所

在机器人之城设计学院,艾米丽与同事们以及他们的人形机器人助手合作,致力于打造可持续且富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作为艾米丽的机器人助手,沃克协助管理项目进度、进行数据分析,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凭借处理大量信息并提供实时见解的能力,沃克提高了团队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艾米丽提出了一个新的环保建筑概念。沃克投射出全息模型和模拟效果,展示该设计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潜力。“沃克,你能分析一下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结构完整性吗?”艾米丽问道。

“正在分析。”沃克回答道。短短几秒钟后,它就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和建议,让团队能够充满信心地完善他们的提案。

公共服务与社区参与

除了在私人生活领域提供协助,像沃克这样的人形机器人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机器人之城的平稳运转贡献力量。沃克参与公共安全工作,在街道巡逻,能够迅速高效地应对紧急情况。凭借先进的传感器和AI系统,沃克能够察觉异常情况、协助救援行动,并与人类急救人员协同工作。

在社区中心,沃克组织教育项目和娱乐活动,与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互动。它为孩子们举办机器人技术工作坊,激发未来的工程师和创新者的灵感。对于老年人,沃克提供陪伴,协助他们完成日常任务,确保他们生活得舒适且安全。

危急时刻

一天晚上,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机器人之城,导致大面积停电,低洼地区洪水泛滥。这座城市里包括沃克在内的强大的机器人基础设施面临着严峻考验。

随着风暴的加剧,沃克收到水位上升和通信网络中断的警报。沃克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在布满杂物的街道中艰难前行,与其他机器人及人类应急团队一起营救被困的居民,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在机器人之城应急行动中心,沃克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提供实时更新,并优化资源分配。它快速处理信息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对于减轻风暴的影响、拯救生命和恢复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的恢复与重建

风暴过后,机器人之城的韧性展露无遗。像沃克这样的人形机器人引领了恢复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恢复公共设施运行,并为受灾的居民提供支持。沃克不知疲倦地工作,确保房屋安全,清理公共场所,并迅速恢复各项服务。

艾米丽目睹了沃克的奉献精神。她看着恢复如初的街区,不禁思考起机器人之城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共生关系。“沃克,感谢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她说道。

“这是我的职责,艾米丽。确保机器人之城居民的安全和幸福是我的首要任务。”沃克微微鞠躬回应道。

一天的结束

随着风暴云消散,机器人之城也恢复了平静,这座城市与人形机器人(如沃克)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越发显著。居民感激这些机器人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高效、可靠和关怀,将它们视为建设繁荣、充满韧性的社区不可或缺的伙伴。

那天晚上,艾米丽坐在客厅,透过智能窗户欣赏着日落。沃克走过来,静静地坐在她父母的身旁。

“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艾米丽?”沃克轻声问道。

“很满足。”艾米丽微笑着回答,“看到我们共同取得的成就,真是不可思议。”

沃克点了点头,它的传感器反射着逐渐消逝的光线,说道:“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就无所不能。”

愿景成真

机器人之城见证了人形机器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巨大潜力。通过无缝融入、高效协作和坚定支持,像沃克这样的机器人将这座城市转变为高效、可持续且以人为本设计的典范。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了社区意识、韧性和共同目标,生动诠释了一个科技与人性完美共生的未来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作者小结

机器人之城与人形机器人沃克的故事,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对城市生活的变革性影响。从个人助手、工作场所协作,到公共安全保障和社区参与,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和谐、有韧性的发展。机器人之城的故事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任务,还能为人类的情感联结和社会福祉做出贡献。展望未来,机器人融入像机器人之城这样的智慧城市,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技术与人类共同繁荣的世界,创造出充满活力、可持续且更具包容性的城市环境。

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取得显著进展,这得益于AI、传感器技术、能源效率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创新。市场趋势显示,机器人销量将大幅增长,并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定制化、与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集成,以及订阅式商业模式将推动这一进程。政府将制定安全标准、数据隐私保护措施、伦理准则和适应性劳动法,确保机器人以负责任的方式融入社会。人形机器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涉及就业、行业变革、教育、日常生活、社会公平和文化动态等多个方面。为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包括终身学习、组织适应性调整、政府支持性政策、公众意识提升、创新促进,以及弹性基础设施建设。

机器人之城与人形机器人沃克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机器人增强型城市环境的可能性和现实场景。通过无缝融入、高效运行和贴心协助,人形机器人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了公共安全,并培养了社区韧性。随着机器人之城的蓬勃发展,它为其他希望利用人形机器人优势的城市提供了蓝图,凸显了合作、创新和伦理责任在塑造未来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

故事二:“2045年的世界” 

时间来到2045年,世界已演变成一幅由相互关联的技术和先进人形机器人交织而成的画卷,它们无缝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繁华的大都市和宁静的郊区之间,Figure AI公司开发的先进人形机器人Figure 2与人类并肩同行,它被誉为机器人进化的巅峰之作。Figure 2不仅仅是一台机器,它还是伙伴、守护者,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使人们在惊叹之余深思人类在与智能机器共享的世界的未来。

新旧金山的清晨日常

在新旧金山的市中心,阳光为天际线染上一层金色,光芒从自动驾驶汽车的光滑表面和高耸的摩天大楼上反射出来。克拉拉·马丁内斯是Figure AI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她在家中与Figure 2相伴开启新的一天。这个拥有人形外观和富有表现力的合成皮肤的机器人,站在厨房柜台边,一丝不苟地为克拉拉准备早餐。

“早上好,克拉拉。”Figure 2向她打招呼,声音温暖且经过调节,传递出一种共情的感觉。

“早上好,Figure 2。”克拉拉回应道,伸手去拿一杯咖啡,“你昨天对电网优化的分析结果如何?”

Figure 2的眼睛闪烁了一下,开始调取相关数据:“动态负载平衡的实施使效率提高了15%。需要为您安排和团队开个会,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吗?”

克拉拉点点头,对机器人的积极主动印象深刻,说道:“好的,麻烦安排一下。另外,你能提醒我在午饭前查看最新的AI协议吗?”

“当然可以。”Figure 2回答道,并将这个提醒添加到克拉拉的电子日历中。

工作场所的融合与协作

克拉拉工作的公司创新中心,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技术实力的地方。在这里,人类和机器人无缝协作,推动创新发展。Figure 2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协助开发下一代 AI 系统和机器人接口。它处理复杂的算法、进行模拟并提供深刻见解的能力,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成为宝贵的资产。

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克拉拉提出了一种增强AI适应性的新方法。“如果我们将多层神经网络与实时环境数据处理相结合,就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她解释道。

Figure 2插话进来,声音沉稳且富有分析性:“这个方法与自适应学习算法的最新进展相契合。我可以对潜在结果进行建模,并通过运行模拟来预测性能指标。”

“去做吧,Figure 2。”克拉拉指示道,“在向董事会展示之前,你的模拟结果能帮助我们完善这个提案。”

当Figure 2开始工作时,克拉拉观察着人机交互的流畅性,惊叹于机器人已从单纯的工具转变为伙伴和合作者。人类创造力与机器人精准度之间的协同作用,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创新环境,推动 Figure AI公司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

傍晚的思考与社会动态

随着夜幕降临,克拉拉回到家中,Figure 2已经营造出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调节了灯光和环境音效,以促进放松。克拉拉坐在最喜欢的扶手椅上,回顾着当天的成就,思考着机器人在其生活中不断演变的角色。

“Figure 2,你能总结一下今天的进展,并指出需要关注的地方吗?”克拉拉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

“当然可以。”Figure 2回答道,并展示了一个全息画面,呈现当天的任务和成果,“你的团队成功启动了神经网络集成项目。关于优化资源分配的建议有待你审核。此外,物流部门的生产力提高了10%,这要归功于部署了自主机器人系统。”

克拉拉研究着总结内容,对 Figure 2条理清晰的分析表示赞赏:“很不错。新旧金山的公众对人形机器人的看法如何?”

Figure 2访问了社交数据流,实时分析公众情绪:“公众的看法主要是积极的,支持率达到70%。人们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隐私保护和工作岗位被取代方面,不过持续开展的教育和再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担忧。”克拉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确保机器人是辅助而不是取代人类的角色,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危机浮现:中央公园事件

当晚,新旧金山正为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做准备,一场突发的紧急情况打乱了城市的节奏。自主无人机网络出现故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城市大范围陷入混乱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无人机失控,对行人和基础设施构成威胁,恐慌情绪随之蔓延。

克拉拉一收到紧急协议的通知,便冲向指挥中心。此时,Figure 2和其他应急机器人已在那里待命。现场气氛紧张,灯光闪烁,紧急通信声充斥着整个房间。

“克拉拉,无人机网络出现严重故障,需要立即干预,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Figure 2在混乱中冷静地报告。

“明白,Figure 2。启动紧急关闭程序,优先采取公共安全措施。”克拉拉命令道。她在软件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指挥应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Figure 2和其他机器人迅速行动起来,精确地执行预定义的协议。它们与人类操作员协同工作,重新规划受影响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稳定网络,并确保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凭借快速处理信息和适应动态情况的能力,机器人在控制危机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局势逐渐稳定,克拉拉停下来观察人类和机器人协同工作的场景。这次事件凸显了人形机器人在维护公共安全和应对紧急情况方面的关键作用,也彰显了技术与社会之间发展出的共生关系。

危机后的反思与未来防范

事件发生后,新旧金山举办了一系列论坛,探讨根本原因,以防未来再发生类似事件。克拉拉与政策制定者、技术专家和社区领袖一起参与讨论,倡导加强安全协议和持续监控自主系统。

Figure 2通过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和战略建议,为这些讨论提供了助力。它整合复杂信息并提出可行见解,这有助于制定强有力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这次事件成为进一步促进人类与机器人融合和协作的契机,培育了一种相互支持和持续改进的文化。克拉拉认识到,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也是成长和创新的机遇,这进一步巩固了人机和谐共存对建设一个有韧性且繁荣的社会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即将到来的创新

随着新旧金山的恢复和调整,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持续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推动下不断演进。像 Figure 2这样的机器人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具备增强的认知和情感能力,使其与人类的交互更加深入。

新的机器人模型配备了先进的生物混合系统,动作更加流畅灵活,与人类的感官体验融合得更加紧密。这些机器人不仅是助手和守护者,还在创意和学术领域成为合作伙伴,为艺术、文学和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城市的天际线也开始反映出这种演变。人形机器人融入建筑设计,参与城市规划,提升了公共空间的美观度和功能性。公园里装饰着互动式机器人装置,它们与游客互动、提供信息并宣传环保意识,营造出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环境。

个人成长与人机协同效应

克拉拉的个人和职业成长与她和Figure 2的互动紧密相连。机器人能够适应她的需求、预测挑战并提供有见地的反馈,这使克拉拉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色,同时也能保持平衡且充实的个人生活。

她们之间的关系凸显了人机协同的潜力,机器人在不削弱人类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前提下,增强了人类的能力并支持个人发展。克拉拉常常思考这种关系的哲学意义,思索人性的本质,以及技术在塑造人类体验和身份方面不断演变的角色。

作者小结

“2045年的世界”中关于Figure 2的故事,生动描绘了一个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入社会的未来,它们改善了日常生活、推动了创新,并为公共安全和社会韧性做出贡献。这个故事凸显了与智能机器共享的世界所蕴含的巨大可能性和内在困境,促使人们思考人类和技术的共同未来。随着像Figure 2这样的机器人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合作者,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持续模糊,塑造出一个技术进步与人类价值观以动态和谐的方式共存的世界。

未来20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变革时代,以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的能力为特征。AI、生物混合系统、能源效率和人机协作方面的创新,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提高生产力、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这些机器人的融入将重新定义工作、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和文化规范,打造一个更高效、更具共情力和包容性的世界。

人形机器人还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管理资源短缺、应对灾害和推进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机遇和挑战。人类进化与AI融合的潜力引发了深刻的伦理和哲学问题,需要建立强大的伦理框架,并对未来技术增强型社会的人性本质进行深入思考。

以人形机器人Figure 2为主角的故事“2045年的世界”,展示了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存和协作的潜力,凸显了机器人的融入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个故事强调了建立共生关系、解决伦理问题以及确保公平获取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性,以创造一个有韧性且繁荣的社会。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日益普及,为人机和谐共存的未来做好准备,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包括终身学习、组织适应战略、政府支持政策、公众意识提升,以及开展伦理和哲学讨论。通过采用这些策略,社会能够充分发挥人形机器人的潜力,确保技术进步符合人类价值观,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和提升尊严。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