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每一个角色都肩负着特定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当责任被忽视,使命被忘却,那等待的必将是严惩。
近日,海诺尔IPO项目保荐履职不到位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申万宏源及两名保代因此受到处分,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为整个证券行业敲响了合规经营、勤勉尽责的警钟。
《笔尖网》关注到,海诺尔主要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业务,采用 BOT、T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为国内中小城市量身定制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2021年11月5日,海诺尔创业板IPO过会,但经过近三年的等待公司却于2024年7月23日终止撤回。
近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对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骆毅力、牟雪飞采取约见谈话自律监管措施的决定。交易所现场督导发现,海诺尔未如实说明其研发相关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不规范等情形,向交易所提交的研发费用有关问题回复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鉴于上述事实和情节,根据有关规定,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海诺尔、骆毅力、牟雪飞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据悉,骆毅力是海诺尔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牟雪飞是其财务负责人。
此外,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为海诺尔项目保荐人,秦明正、王鹏为项目保荐代表人。
交易所发布关于对申万宏源、秦明正、王鹏采取约见谈话自律监管措施的决定,现场督导发现,海诺尔存在研发投入相关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不规范等情形,而申万宏源、秦明正、王鹏在执业过程中未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准确。此外,还存在核查底稿归集不完整、核查证据材料获取不充分等问题。
鉴于上述事实和情节,根据想关规定,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决定对申万宏源、秦明正、王鹏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
招股书显示,海诺尔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资金投向成都邓双环保发电厂项目(“邓双发电项目”)、随州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项目(“随州发电项目”)、宣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宣汉发电项目”)。
海诺尔作为一家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企业,其IPO项目本应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这一进程中却存在不规范行为。申万宏源作为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本应在保荐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严格把关,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但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在海诺尔IPO项目中的保荐履职工作存在明显漏洞。
从项目尽职调查环节来看,保荐机构未能充分了解海诺尔的真实经营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等关键信息是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申万宏源的尽调工作却流于形式。这种疏忽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对于保荐代表而言,他们是保荐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桥梁,更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海诺尔IPO项目中,两名保代显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他们未能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也未能在审核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质疑和建议。
此次申万宏源及两名保代被处分,是监管部门对证券行业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这也提醒我们,资本市场不是一个法外之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这也是对整个证券行业的一次警示,提醒各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于申万宏源来说,这次处分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证券公司,他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在海诺尔IPO项目中的问题,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业水平。只有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
对于其他证券公司而言,申万宏源的案例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在市场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