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溜溜果园,这个在水果零食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如今弃A股转向赴港IPO。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溜溜果园,这个在水果零食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如今弃A股转向赴港IPO。
《笔尖网》关注到,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74.0百万元、人民币1,322.0百万元及人民币1,616.0百万元。同期该公司的毛利持续提升,分别为人民币453.2百万元、人民币529.7百万元及人民币582.5百万元。该公司亦有效管理成本及享受规模经济效益,同期录得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68.4百万元、人民币99.2百万元及人民币147.7百万元。
溜溜果园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已推出三大主要产品类别: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以及其他梅产品(例如梅精软糖及梅茶茶汤),公司自销售梅干零食产生的收入稳步增长。除梅干零食外,公司的梅冻自推出以来亦深受消费者喜爱,占据中国2024年果冻行业市场份额的2.9%,使公司成为天然果冻行业的主要市场参与者及领导者之一。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自销售梅冻分别产生收入人民币230.3百万元、人民币311.1百万元及人民币410.4百万元。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公司已于2025年推出梅精软糖。
溜溜果园怀揣着对水果美味的执着与追求,踏上了资本市场的征程。它以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一定的品牌形象,让人们在享受水果零食的同时,也记住了它的名字。
但相关领域人士指出,量贩渠道的崛起,以其强大的采购规模和低廉的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相关媒体报道称,溜溜果园凭借量贩渠道销售增长明显。但另一面,量贩零食“双寡头”格局让头部企业凭借在产业链中的强势议价权,持续采取激进的低价策略巩固市场地位,极大程度压缩了零食品牌商向下游转嫁成本的空间,从而让整个产业链卷入“价格战”。据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溜溜果园的梅干零食和梅冻平均价格均有所下降。
然而,弃A转港或许也是溜溜果园在困境中寻求转机的一次勇敢尝试。香港资本市场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机遇,或许能为溜溜果园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数,但溜溜果园的这一抉择,也展现了其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决心。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商业世界里,溜溜果园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无奈与挣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勇气和决心。未来,溜溜果园能否在香港资本市场重新找回自己的舞台,能否在原料涨价和量贩渠道的夹缝中实现良性持续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