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之杰的存货周转率较低,且存货中的库存商品占比较高,未来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令人担忧。华之杰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而该公司的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
《笔尖网》文/笔尖财经
4月11日,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上交所主板IPO注册生效。招股书显示,华之杰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致力于以锂电池电源管理、智能控制、无刷电机驱动和控制等技术为核心,主要为锂电电动工具、消费电子领域提供有效的电源管理和动力驱动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精密结构件等关键功能零部件,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笔尖网》注意到,此次IPO,华之杰计划6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而该公司的董事长的薪酬高达420万元,董事会秘书的薪酬也高达170万元,另有四位高管的薪酬也直逼100万元。此外该公司在2022年之前进行了大额现金分红,超过七成现金分红落入了实控人的腰包中,实控人的母亲、女儿和妹夫另分走2700万元。此外,该公司计划用4.3亿元募集资金扩大产能,占总募集资金的88%。而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较低,且存货中的库存商品占比较高,未来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令人担忧。华之杰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而该公司的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
6000万募资补流 董事长年薪高达420万 还大手笔分红
此次IPO,华之杰计划募集资金4.9亿元,其中4.3亿元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0.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华之杰在用6000万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同时,该公司的高管们拿着较高的薪酬。招股书显示,2024年,华之杰的董事长、其他核心人员的薪酬为421.91万元,其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芳的薪酬为171.51万元,职工监事朱玲的薪酬为99.53万元,总经理、其他核心人员王奕的薪酬为97.49万元,副总经理、其他核心人员的薪酬为郭惠玖的薪酬为88.91万元,董事、副总经理顾飞峰的薪酬为93.35万元。
从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华之杰没有进行现金分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至2021年,华之杰每年都在分红。五年时间,合计分红了1.815亿元。可见,该公司的董事长陆亚洲作为公司实控人,通过颖策商务咨询管理(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称“颖策商务”)、超能公司、上海旌方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称“上海旌方”)和华之杰商务间接持有公司76.47%的股份。按此计算,他一个人就分走了约1.39亿元。
此外,陆亚洲的母亲沈玉芹、女儿陆静宇、妹夫方亮也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合计获得了2,762.43万元现金分红。
此外,华之杰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实控人陆亚洲在取得现金分红款后,曾将其中的4098.33万元用于为其子女购置房产,其余的钱用于了支付房屋设计装修款、家庭日常开销等私人用途。陆亚洲的女儿陆静宇长期定居在美国。截至2023年2月华之杰递交招股书前,其持有华之杰的控股股东颖策商务12.73%的股权,可以通过颖策投资间接控制华之杰5%的股份。
4.3亿募资扩大产能 库存商品占比较高 新增产能消化令人担忧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华之杰计划4.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件扩产项目,占此次总募集资金总额的88%。
报告期内,华之杰的电动工具零部件中的智能开关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53%、97.66%和96.52%,智能控制器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38%、93.16%和94.68%,无刷电机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69%、92.91%和92.27%,精密机构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5.71%、98.21%和89.53%;同期消费电子零部件中的精密结构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2.35%、98%和97.28%,同期开关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04%、111.04%和92.97%。
可见,华之杰的产能利用率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华之杰的存货周转率较低,报告期内,分别为3.13次/年、3.03次/年和3.18次/年,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61次/年、3.82次/年和“未披露”。华之杰的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
报告期各期末,华之杰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1,369.36万元、23,020.59万元和32,985.5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31.28%、27.60%和28.64%,各期末该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500.77万元、563.62万元和604.2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华之杰的库存商品的金额分别为5045.85万元、6213.51万元和9680.16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23.61%、26.99%和29.35%,位列第二,仅次于原材料的占比。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华之杰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120.77万元、4929.99万元和5861.15万元,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3%、5.26%和4.77%。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23%、5.87%和“未披露”。可见,华之杰的研发费用率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尤其是,胜蓝股份、托邦股份和朗科智能的研发费用率在2023年都超过了7%,而华之杰的还停留在5%多一点儿。
招股书显示,2024年华之杰的研发投入金额为5861.15万元,虽然同比增长18.89%,但该公司在2021年研发费用已高达0.51亿元,因此该公司在过去四年的研发费用的复合增长率仅为2.92%。研发人员占比也从2021年的10.98%降至2024年的10.22%,人均研发投入约35万元,低于同行50万元以上的研发投入力度。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之杰共拥有278项境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212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华之杰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50%、26.46%和25.99%,该公司毛利主要贡献来源于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电动工具零部件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0.64%、25.61%和25.32%。
2023年,华之杰的综合毛利率提高4.9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较大,2024年,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出现小幅度下降。2022年和2023年,华之杰同行业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9.29%和21.14%。由此可见,2022年和2023年,华之杰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虽然综合毛利率的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但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在问询函中,交易所要求华之杰说明:报告期各期外购成品销售额情况,对应的供应商情况,与自产产品的差异,毛利率高于主营业务的合理性;(2)列示主要产品不同客户销售结构差异的具体情况,量化分析毛利率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