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转场,财政厅长李世宏成首任女掌门,国宝人寿如何开新局?

国宝人寿成立7年,经历四位掌舵者,唯有两年盈利。


文/每日财报 栗佳


今年是国宝人寿成立的第七个年头。


时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希主持了今年2月初举办的“开门红”工作专题推进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三个月后,国宝人寿官网突然更新了公司领导名单。《每日财报》注意到,该公司党委书记一职已由李世宏担任,而按照惯例,李世宏后续或将出任国宝人寿董事长。这将是国宝人寿的第四位掌舵者。不过,根据官网信息,目前董事长职位仍由张希掌舵。


事实上,此次国宝人寿一把手的重磅换防在几天前就已有所预兆。在4月17日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经济分析会上,张希以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身份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此番正式亮相,意味着张希已经从国宝人寿转战至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任职,而随着李世宏先行履新国宝人寿党委书记,也预示着其任职该公司董事长已板上钉钉,可能暂时还未走完董事会选举相关流程。

财政厅副厅长李世宏接棒,成国宝人寿首位女掌门

公开资料显示,李世宏是一位金融女将,1973年5月出生,拥有研究生学历,同时也是经济学博士和高级经济师,现任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拟任省管企业正职。


李世宏早年轨迹可追溯至央行系统任职初期,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历经多岗位历练,先后担任银行二处及管理处副科级职务,并升任管理处业务综合科科长,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管理才能。


2003年10月,其职业发展迎来重要转折,调任原四川银监局工作。在此期间的十三年里,她历经多个核心岗位磨砺:以办公室综合科负责人为起点,逐步晋升至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后转战政策法规领域,先以副处长身份主持部门事务,最终升任处长,全面统筹监管政策制定与执行工作。


2012年5月,李世宏首次赴地方履职,出任原宜宾银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开启了地方金融监管实践的新篇章。三年后的2015年,她回归省级监管体系,担任原四川银监局国有银行监管处处长,专注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后到2016年10月,完成从监管者到公共服务者的角色转换,进入自贡市政府领导班子,历任党组成员、副市长,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2020年6月至今,作为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持续深化财政金融协同机制,为省级财政管理注入专业监管视角。


此番履新国宝人寿党委书记,是李世宏职业生涯的又一次战略转型。

高层人事持续调整

目前仍还担任国宝人寿董事长的张希,是2023年8月上任,距今还不足一年半。


根据履历,张希同样是1973年出生,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他曾在建行系统任职近20年,历任建设银行重庆分行公司业务处副处长、中间业务部副总经理、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重庆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建行巴西子公司执行总裁,执行董事。2018年7月,张希任重庆华宇集团副总裁兼金控集团总裁;后担任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直至2023年3月,张希赴任国宝人寿党委书记,8月起任董事长,再到此番履新。


从管理层变动趋势来看,自2024年下半年起,国宝人寿董监高架构持续调整优化,核心管理团队呈现专业化、多面化趋势。


具体来看,独立董事康定选因履职期限已满,已于2024年5月29日离任,彼时国宝人寿董事会成员由之前9名减少至8人。


随后在去年第三季度,根据国宝人寿当时偿付能力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该公司董事人数增加3人,从2024年二季度末时的8人增加至11人。具体变更情况为:2024 年8月7日,经监管核准和公司任命,王蓉开始担任独立董事;2024年9月25日,经监管核准和公司任命,段再青担任公司职工董事;同年9月30日,经监管核准和公司任命,龚刚开始担任独立董事。


与此同时,自2024年7月起国宝人寿任命年仅44岁的何韵担任副总经理,全面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同年10月,其职务体系进一步扩展,在保持原有职权基础上兼任财务负责人,进入2025年1月,何韵再获委任董事会秘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宝人寿还于2024年7月底免去了崔传波总精算师职务,并于一个月后任命年仅42岁的周治平为总精算师临时负责人;同年9月30日免去蔡晓山董事会秘书、信息化工作直接责任人职务;10月份免去邱毅财务负责人职务;随后在12月份又任命49岁的鲜丕义为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财报》注意到,经过以上多轮人事调整,目前国宝人寿核心高管团队人员配置较为精简,不少高管身兼多职。其中,总经理为1965年6月出生的邱毅,此前曾在平安人寿、中英人寿和中意人寿担任过要职,目前他还兼任公司首席投资官;副总经理何韵还兼任着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要职;总经理助理高燕冰同时还兼任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陈滨除了担任合规负责人之外,还兼任着公司首席风险官、欺诈风险及洗钱风险管理负责人之职。

经营一路曲折向前,股权何时才能企稳?


回溯这家川籍险企的发展进程,其成长轨迹并非坦途。


这几年国宝人寿的经营情况备受考验,除2021年和2024年略有盈利外,其他年度均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2024年,国宝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28亿元、10.16亿元、19.25亿元、26.58亿元、14.2亿元、24.04亿元和38.43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0.26亿元、-1.13亿元、0.16亿元元、-3.53亿元、-1.86亿元和0.19亿元。


最近的2024年国宝人寿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与其当年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成绩密不可分。2024年国宝人寿实现投资收益率达4.82%,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39%,均较其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高出不少。


偿付能力方面,随着此前业绩逐年滑坡,国宝人寿偿付能力曾一度堪忧。2018年刚成立之时,国宝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位居1810.82%高位,但随着业务的扩张,对资本消耗不断加剧,其后几年时间里,偿付能力不断下行,到了2022年底,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下降至88.41%和110.51%。


为了扭转颓势进行补充资本金,国宝人寿在2023年3月份实施了首次股东增资,将注册资金本从15亿元增至19.8亿元,资本实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而这一增资是由大股东四川发展和四川金控为一致行动人所发起的,其中,四川发展认购新增注册资本3亿元,四川金控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8亿元。


增资“回血”下,国宝人寿偿付能力才开始慢慢得到了回升。截至2024年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40.66%,比增资前的2022年末数值提升了52.2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73.74%,较此前同期大幅提升了63.23个百分点,最近两个季度(2024Q2及Q3)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 BB 类。


从股权稳定性来看,国宝人寿还处在动荡期,尤其是自2024年以来,正经历着一场股权“大洗牌”。


去年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函件,同意四川发展将其持有的关于国宝人寿29993.4万股股份划转给四川金控。划转完成后,国宝人寿第一、第二大股东发生对调,四川金控持有国宝人寿的股份比例将从原有的18.182%升至33.33%,成为国宝人寿第一大股东;而四川发展所持股份比例将从此前的30.303%降至15.155%,从第一大股东位置退居第二位。


就在第一、二大股东对调席位已尘埃落定之际,上海梦澄运合持有的国宝人寿5500万股股权于2024年7月27日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被四川举业投资竞得,成交价为6435万元,该笔股权占国宝人寿总股本的2.78%。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梦澄运合是国宝人寿的创始股东之一,目前持股占比为10.227%,为国宝人寿并列第三大股东。也就是说,随着前述股权拍卖顺利引入了单一新股东---四川举业投资,上海梦澄运合将以7.447%的稀释持股比例正式退至国宝人寿第七大股东位置,而四川举业投资将凭借从上海梦澄运合取得国宝人寿的2.78%股权,或顺利成为国宝人寿的第九大股东。


去年除了上海梦澄运合这轮拍卖之外,还有一轮拍卖风波。2024年6月,重庆金阳房地产所持有国宝人寿的1.8亿股股权以2.17亿元起拍价初步成交,竞买人为浙江恒嘉控股。经梳理发现,自2023年起,重庆金阳房地产所持该笔股权已历经五次拍卖,前四次均以流拍告终,而且该笔股权起拍价也从3.35亿元降至2.17亿元。


只不过,截至目前已经过去快一年时间了,以上两项拍卖交易还未获得最终成交裁定,以及转股也暂未获得监管批准,两笔股权变动是否能顺利落定,还需后期公告披露。


进入到2025年,国宝人寿股权结构仍在调整。刚刚过去的4月3日,根据阿里资产平台信息显示,第七大股东四川雄飞集团持有的国宝人寿1.5亿股股权以1.76亿元被宏宇公司拍得,这一成交价虽然相较于之前的2.51亿元起拍价打了7折,但好在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后,该笔股权终于找到了新的“主人”。


进一步观察,此次将国宝人寿股权收入囊中的宏宇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为眉山市国资委,意味着国宝人寿地方国资属性的烙印再次加深,也令其加速融入到四川金融版图的打造中,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


如今随着新舵手李世宏接过“指挥棒”,业界既期待其能凭借跨领域的复合经验破解当下国宝人寿发展困局,亦在观察这家本土险企能否突破成长瓶颈,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驶出具有四川特色的差异化航道。这场管理层的更迭,既是对管理层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四川金融改革成果的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