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隆精密上市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5亿产能项目进度成迷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日前,次新股贝隆精密(301567)最新年报释出,其仍停留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5年一季度报营收、利润更是同比双降。面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慧安居、汽车电子等多个热门领域的精密结构件业务为何会陷入盈利下滑的窘境?

结合公开信息来看,贝隆精密主要厂区的产能扩张项目“箭在弦上”,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被客户集中度风险突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募投项目延期、产能不如IPO前等内忧外患围绕。

产能先增后降,供应商信披曝出疑点

纵观贝隆精密的客户名单,舜宇光学、安费诺、三星电机、TDK集团等相关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林立,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84.83%。

在早期,舜宇光学在贝隆精密的下游几乎是一家独大,2020年,贝隆精密对其销售占到总收入的62.37%。为了拓宽客户渠道,贝隆精密开发了新客户安费诺,2021年对安费诺销售占比达到总收入的42.67%,使其一跃成为当年度第一大客户。

对于提供非标准定制化服务,实施“以销定产”经营模式的贝隆精密而言,公司需对大客户实行“一对一”服务。

2019年-2021年,贝隆精密的生产首道主工序注塑环节实现的产能分别为189,446.83万件、260,027.90万件、265,134.88万件,产能的增长则是贝隆精密为客户安费诺启动扩产计划的成效。

此后,贝隆精密的生产设备数量仍持续增加,但产能、产销数据却纷纷出现下滑。

IPO时的招股书表明,贝隆精密为扩大产能不断购置注塑机等大型生产设备,2020年末和2023年6月末,为贝隆精密“服役”的注塑机数量分别是212台和265台。

但与设备数量增长趋势相反的是,2022年、2023年1-6月,贝隆精密注塑环节产能出现连续下滑,分别为219,501.99万件、94,347.85万件,产能利用率仅在七成左右。根据半年度数据统计,贝隆精密2023年注塑环节的产能甚至不如扩产前2019年的数据。

再看产销情况,2020年-2022年,贝隆精密的产量从184,723.25万件下降至134,944.84万件,尽管产销率接近100%。但这反而意味着,在大客户集中和“以销定产”的背景下,贝隆精密的产量不由自身决定,而是看客户的采购量,客户采购持续下降,增加的部分生产设备则没有了用武之地。

上市后,贝隆精密年报不再披露产能数据,仅公布了产销情况。2023年-2024年,贝隆精密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141,423.44万件、168,854.50万件,销售量为139,031.38万件、165,938.35万件。对比2019年,贝隆精密主要产品的生产量为190,918.55万件,销售量为188,687.72万件,这也表明近年来客户的需求总体还不如IPO前。

为扩张产能,贝隆精密对注塑机供应商的采购实现增长,然而其公告文件却曝出了信披疑点。

IPO的二轮问询回复显示,2019年-2021年,贝隆精密向主要设备供应商住重塑胶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住重塑胶”)采购注塑机和配件、维修费及其他的金额分别为1,988.19万元、299.66万元、1,541.51万元。

而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9年、2021年,贝隆精密的第一大供应商均为上海西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西野贸易”),采购金额分别为1,136.82万元、1,198.33万元。住重塑胶的采购金额高于西野贸易,却未进入这两个年度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

贝隆精密IPO时的中介机构是兴业证券和中汇会所,在上市后仍聘请了兴业证券持续督导。

IPO募资未达预期,募投项目大幅延期

IPO时,贝隆精密的实际募资净额未达预期,这一实际情况或也使得募投项目的建设出现延期。

招股书注册稿显示,贝隆精密原计划拟募集资金50,606.00万元,首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2,541.51万元。募投项目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下称“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下称“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的投资额均进行了调低处理。

据招股书,扩产项目与研发项目适用于同一份环评文件,建设期均为两年。据其环评,扩产项目与研发项目预期投产日期为2022年12月。截至2021年年末,扩产项目新建厂房在建工程余额为10,600.27万元,显然该项目在当年早已开工。

2025年4月24日,贝隆精密发布最新的《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截至2024年末,扩产项目投资总额为20,587.46万元,累计已投入9,721.43万元;研发项目投资总额为4,237.61万元,累计已投入1,731.31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7,716.44万元,累计已投入7,719.35万元。

《专项报告》还显示,扩产项目与研发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均为2026年1月22日。从IPO时期,扩产项目已存在在建工程的2021年起算,项目的建设期或被拉长至5年。

早在2022年,贝隆精密就对扩产项目的下一步扩建计划启动了项目审批程序。

据余姚市人民政府网站,2022年2月,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拟审批贝隆精密的年产5亿套消费电子设备超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下称“5亿产能项目”)。5亿产能项目与扩产项目均位于阳明街道杭甬高铁南侧、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西侧地块(2020-112号地块)。

(截图来自余姚市人民政府网站)

5亿产能项目的环评文件显示,贝隆精密拟对该项目投资4.80亿元,拟在扩产项目原本的2.49亿套产能基础上再增加2.51亿套产能,最终形成整个厂区5亿套精密结构件产品方案,施工工期为2021年12月至2024年2月。

令人疑惑的是,虽然扩产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5亿产能项目的工程建设合同早已履行完毕。

而招股书注册稿显示,早在5亿产能环评报批前一年的2021年3月,贝隆精密就与承包方签订了关于5亿产能项目的工程合同,合同金额10,538.00万元,并且该合同已履行完毕。然而上市后年报中重要在建工程项目仅有扩产项目本身,5亿产能项目未被提及,目前的建设进度成迷。

各期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至2025年1-3月,贝隆精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989.20万元、38,049.67万元、40,200.84万元、8,557.73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6.43万元、5,808.58万元、3,789.84万元、803.78万元。2023年、2024年连续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减分别为-8.59%、-3.51%,2024年末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滑50%,仅为0.54元/股。

2024年,贝隆精密主营业务精密结构件制造业产品的毛利率为25.09%,同比下降6.77%。

从IPO时期,贝隆精密就受到客户降价压力,导致主要产品的价格和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4年第三季度报中披露,贝隆精密所处行业竞争持续激烈,因此对部分产品实施了降价策略。

在客户需求和盈利水平双双下降的情况下,贝隆精密未来或将有5亿产能待释放,如何消化产能我们也拭目以待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