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集团似乎寄希望于扩张来打破困境。
文/每日财报 南黎
5月8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茶集团”)正式开启招股、至13日结束。5月16日,正式以“6831”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售价为每股7.19港元,但开盘跌破发行价。
今年以来,餐饮企业掀起了新一轮赴港IPO热潮,绿茶集团、沪上阿姨、老乡鸡、蜜雪冰城、遇见小面等多家企业已经/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其中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涨40%,蜜雪冰城上市首日涨43%,而港股市场对内地茶饮品牌的热捧,也引发了投资者对绿茶集团上市后表现的更多期待和想象空间,但绿茶集团上市开盘的表现显然不佳。
对于绿茶集团来说,这仅仅是发展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始于上市钟声敲响之后。
上市之路“一波五折” 募投项目无迭代
绿茶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五折”。绿茶集团在2021年3月首次递交招股书,但材料存在财务单位矛盾、“流动负债总额”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等多处信息错误。6个月后港交所披露,绿茶此前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集团更新招股书,次年3月成功通过聆讯,但不久后再次失效。2022年4月,绿茶集团第三次递表,并于同月通过聆讯,这次IPO也未能更进一步,之后招股书又一次失效。
2024年6月19日,港交所官方网站显示,绿茶集团提交了上市申请,这也是该公司第四次踏上IPO之路。
2024年12月20日,曾通过港交所聆讯、来自浙江杭州的绿茶集团,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
此次,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展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对比2022年招股书中,绿茶集团上市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开设新餐厅、拨付在浙江省设立中央食品加工设施所需的资本开支;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等;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绿茶集团的募投项目都变化不大。是此前建设不如预期?亦或是战略执行不顺?
翻台率大不如前 初代网红也老了
绿茶集团,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开设了第一家绿茶餐厅,凭借江南风装修、人均50-80元的亲民价格和“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爆款菜品,迅速成为杭州的“初代网红”餐厅。
作为初代网红餐厅的代表,近年来,绿茶餐厅的营收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和38.38亿元;同期,绿茶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和3.50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绿茶餐厅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但由于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只占0.7%的市场份额。
随着餐饮行业“内卷”加剧,从客单价、翻台率、同店销售额这几大重要指标来看,绿茶集团的经营数据呈现下滑趋势。
招股书可见,绿茶餐厅的整体人均消费由2023年的61.8元减少至2024年的56.2元;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为-10.3%,而上一年同期则为26.2%。
整体翻台率从3.3次/日下滑至3次/日。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整体翻台率分别为3.23次/日、2.81次/日、3.3次/日。
绿茶集团吸引力的下滑不仅体现在翻台率上,还表现在菜品创新上。成立初期,绿茶集团靠着“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创新菜式引来消费者大长队。
虽然,2021年—2023年年均推出近200款新菜品。但如今,当食客们走进门店,菜单上依旧盘踞着十余年前的"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热销菜品较10多年前变化不大。
餐饮红海中求突围
绿茶集团似乎寄希望于扩张来打破困境。根据招股书信息,绿茶的餐厅数量从2022年底的276家,增长至2024年底的465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8%。
公司计划在2025、2026和2027分别开设150、200和213家新餐厅——以此计算,2027年其餐厅总数将突破一千家。
其中,布局下沉与小型门店也成为重点,招股书显示,2025年至2027年,绿茶要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开设73、94、113家门店,计划开设的小型餐厅数量分别为130、173、184家。
但与绿茶属于同一赛道的小菜园、太二都在争夺下沉市场消费者。各大餐饮企业发力下沉,而低线市场消费力有限,因此绿茶在下沉市场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除了猛开店,为了破解增长困局,绿茶餐还在做外卖。2022年至2024年,外卖业务从3.9亿元跃升至7.2亿元,总收入占比从16.7%提升至18.8%。
在招股书中,绿茶餐厅表示,未来可能会扩大外卖业务的规模,以补充堂食业务。
民以食为天,餐饮原本就是一门长期的生意,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餐饮品牌。对于绿茶集团而言,成功上市只是新征程的开始。在消费理性化、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其"外卖+扩张"的组合拳能否奏效,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