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人寿一季度净利润亏损,遭遇成长的烦恼。
文/每日财报 栗佳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职工监事李建营拟接棒61岁的王健,将出任中荷人寿董事长。如该人事更迭消息属实,这将是这家合资险企自2010年更名以来第六次更换掌舵者。
中荷人寿背后站着的两家股东都是中外实力强劲的金融集团,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两者分别持股50%。作为寿险行业十家银行系险企,中荷人寿人事变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豪华股东阵容,23年顺风征程后业绩开始承压
2002年12月16日,首创安泰人寿(中荷人寿前身)成立落户大连,彼时由北京首都创业集团与荷兰ING集团各出资50%组建,是中国加入WTO后在东北地区开设的首家主要由外方经营管理的合资寿险公司。
独立运营八年后,2010年,经原保监会核准,北京银行收购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持有的首创安泰人寿50%股权。股权变更后,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各持该险企50%股权,公司更名为中荷人寿,正式迈入银行系险企行列。
2014年,中荷人寿再度迎来股权变更。当年9月11日,经原保监会核准,批准荷兰ING集团将其持有的中荷人寿50%股权转让给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股份转让后,荷兰股东彻底退出中荷人寿股东序列,取而代之的则是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各持股50%。
虽然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中荷人寿历经7次增资,注册资本也由2010年的9亿元增至目前的35.7亿元,但是其增资股东股权比例却一直保持不变,依旧为北京银行、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各持股50%。
拥有中外华丽股东阵容的中荷人寿历,成长速度没有让市场失望。
历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中荷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4.37亿元、89.76亿元、118.19亿元以及152.6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达0.09亿元、0.1亿元、0.12亿元以及1.86亿元。
整体来看,近四年来,中荷人寿的保费规模在加速增长,增长率分别达6.4%、31.6%和29.2%。净利润在前期呈温和增长态势,2024年则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增幅高达1450%。
不过,中荷人寿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则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中保费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15.06%;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盈利的0.03亿元,转为大幅亏损1.5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从0.07%下滑至-2.45%。
利润端陷较大“滑铁卢”的背后是中荷人寿较为羸弱的投资能力。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荷人寿的投资收益率为1.24%,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高达4.39%大幅降至如今的-1.48%,在今年一季度58家非上市人身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排行榜单中位至最后一名。在权益市场全方位复苏的背景下,中荷人寿的投资收益情况表现并不算太乐观,而这也间接导致了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受挫。
另外,中荷人寿的偿付能力也开始面临挑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77.47%、较上季度末的234.43%大幅下滑56.96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3.25%、较上季度末289.02%也大幅下滑了55.77个百分点。
同时,其实际资本较上季度大幅减少了15.51亿元,主要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波动导致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浮亏及经营损益;公司最低资本较上季度增加1.42亿元,信用风险最低资本增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资产配置的变化。
退保、渠道端问题凸显,中荷人寿遇“成长烦恼”
除去业绩端带来的烦恼,中荷人寿还有不少棘手的问题亟待处理。
首当其冲的就是退保问题,2019年至2024年中荷人寿的退保金分别为3.07亿元、3.64亿元、4.76亿元、13.92亿元、10.58亿元及9.27亿元,虽然近些年整体呈现压降的趋势,但与此前相比,其退保金额仍位居高位。
分产品来看,2024年中荷人寿退保金额居前三位的产品全部是终身寿险,分别为中荷家业常青E款终身寿险、中荷家业常青H款终身寿险、中荷家业常青G款终身寿险,共计支出退保金高达4.27亿元,三款产品的年度退保率则分别为6.83%、4.7%和2.15%。
同时,对比2024年一季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退保率信息可以发现,中荷人寿同一产品在今年一季度的退保率明显较2024年同期有所上升。例如,该公司一款名为中荷家业常青E款终身寿险产品2025年一季度的年度累计退保率达到了1.77%,而2024年同期为1.67%;累计退保金额为0.67亿元,上年同期则为0.62亿元。
此外,中荷人寿的渠道也较为单一,在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产品主要销售渠道都是银邮渠道,总计保费收入超过74.78亿元,占比已经将近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的一半了。而较为单一的渠道也使得中荷人寿需要支付出较为高昂的手续费及佣金,数据显示,2024年中荷人寿全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达到8.78亿元。
银行系老将李建营接棒掌舵,破局迎期待
来自经营端的下行压力也使得中荷人寿高管层出现了大换血。近日,据多方信源获悉,来自股东方的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拟接棒王建,担任中荷人寿董事长。
根据履历,作为深耕银行业二十九载的资深管理者,1971年生的李建营,其职业轨迹与北京银行发展脉络深度交融,为该行体系内培养出的标杆型人才。这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自1996年6月开启职业生涯,先后在北京银行业务发展部、个人业务部等核心板块沉淀专业经验。2003年3月,其职业路径实现从业务骨干向管理者的跨越,历任右安门支行行长助理、副行长,月坛支行主持工作副行长及行长,直至执掌建国支行帅印,完成从基层网点到区域机构负责人的蜕变。
2012年12月,李建营进入总行管理层序列,先后担任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助理、个贷管理部副总经理,最终升任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全面主导零售金融战略布局。2020年4月,其管理半径扩展至西北边疆,出任乌鲁木齐分行党委书记,开启跨区域经营实践,该任期持续至2022年3月。
当前,李建营身份已晋升成为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及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形成覆盖前端销售、中台风控、后台服务的全链条管理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最高“话事人”,在李建营的统筹规划下,近年来该业务条线也颇有成色。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李建营的分管条线个人银行营业收入累计增幅高达36.55%。同时,截至去年末,北京银行零售转型产出新的价值,零售AUM达1.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88亿元,增幅17.25%,创转型以来最佳业绩;零售客户数突破3070万户,较年初增长163万户,初步实现了北京银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开端目标。
在今年4月中旬北京银行举办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李建营还表示:“北京银行正稳健推动个贷规模的增长、零售资产质量整体可控,同时正趁势而上、争取在2025年度打造信用卡盈利新的增长极。”
现任中荷人寿董事长王建,出生于1964年,已达退休年龄。因此,传闻的李建营“接棒”王健,属于一次正常的管理层新老交替迭代动作,而且王建也出身北京银行,无论是职务交接、还是人事安排,相对轻车熟路。
相关资料显示,王建职业生涯呈现"科技+金融"复合型特征,2021年7月即以北京银行副行长身份进入中荷人寿董事会。此前在北京银行先后担任信息技术总监、首席信息官、信息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北京银行行长助理、北京银行副行长等职务。更早之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曾挂职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局长(副主任)。2019年2月回归北京银行继续担任总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等职务。
新老过渡下,与王健一样,李建营在北京银行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论是在金融科技还是线上化服务经验上都有很深的了解,具备应对行业变革的专业能力,如今其从工作多年的银行转至保险公司,还是会面临一定的“跨度”。但无论如何,李建营若上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股东方对于他破局能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