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复苏迹象初显,伊利股份用一份亮眼的中报交出了“量质双升”的答卷。
2025年上半年,这家亚洲乳业龙头实现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大增31.78%,再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复苏曙光初现的关键节点,伊利作为全球乳业五强,已连续12年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上半年,伊利不仅规模优势稳步扩大,更以领先的经营质量与韧性领跑行业。这不免让笔者感到好奇:
在乳业这个周期性显著、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里,伊利究竟凭借啥稳居亚洲第一,又如何代表国奶在全球舞台上突出重围?
01
动态领先
把一个品类做到第一或许不算稀奇,但能在多个赛道同时保持领先,并且不断开辟新的战场,这才是伊利最硬核的竞争力。
作为伊利的基本盘,液体乳上半年营收361.26亿元,常温酸奶、高端白奶等细分品类全面增长,金典4.0鲜牛奶凭借“原生高钙+活性蛋白”卖点,带动低温白奶营收增长超20%,安慕希则通过“希腊酸奶+果粒”的持续创新,连续八年坐稳常温酸奶头把交椅。
若说液体乳的领先是基本操作的话,奶粉业务的突破则堪称“里程碑式跨越”。
2025年上半年,伊利婴幼儿奶粉以18.1%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中国市场——这一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二十三年母乳研究积累与十大核心专利配方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金领冠系列凭借“免疫、吸收、认知”三重营养护城河,不仅成为国产婴幼儿奶粉中的增速先锋,更在高端市场打破了外资品牌的长期垄断;再加上早已稳居第一的成人奶粉业务,伊利成功实现奶粉品类“大满贯”,彻底提升了品类布局的关键一环。
然而,伊利的领先从来不是静态的守城,而是动态的攻城略地。也就是说伊利并非简单地停留在“保住第一”的阶段,而是通过多维度的“进攻性动作”,不断巩固并扩大领先优势。
说起伊利,“牛奶做得好”已是共识,但这份认知之外,伊利还在更多维度构建着独属于自己的领先优势。
举例来说,在伊利“牛羊并举”战略下,悠滋小羊、佳贝艾特等品牌形成合力,将羊奶粉业务推向全球巅峰——34.4%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每三杯羊奶粉就有一杯来自伊利,更实现了销量与销售额的全球双第一,30%的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种优势也延伸到整个乳业版图:冷饮业务上半年营收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连续多年领跑中国市场的同时,通过Joyday、Cremo等品牌在东南亚和中东快速渗透,沙特市场单月销量近50万支,成为当地增速最快的外来冷饮品牌。
多重领先优势持续扩大的背后是伊利底层实力的支撑——均衡发力。
02
均衡发力
伊利的均衡也不是简单的“平均用力”,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韧性协同增长体系”。这套体系的核心是“互补共生、抗风险、稳增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看伊利的均衡发力:
第一个维度是乳业内部的品类均衡。
液体乳作为营收占比超58%的基本盘,凭借覆盖全国的冷链和渠道网络,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市场基数;
奶粉业务以14.26%的增速成为增长引擎,持续优化盈利结构;
冷饮业务则发挥季节性调节作用,营收同比增长14.4%,平滑其他品类的短期波动;
奶酪业务虽尚处成长期,但高附加值属性已开始显现。面向餐饮专业客户的奶酪、乳脂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成为新的增长点。
液体乳、奶粉、冷饮、奶酪四大板块形成了“基本盘+增长极+调节器+潜力股”的组合。
这种结构让伊利在行业波动中更具缓冲能力——比如2024年乳业面临需求疲软等压力时,奶粉业务的高增长有效对冲了液体乳的短期增速放缓,最终实现全年营收的增长。
第二个维度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均衡。
安慕希、金典、巧乐兹等成熟大单品,每年贡献超半数以上营收,其中冷饮通过“芋泥糯兹兹”“生椰拿铁”等年轻化口味创新,营收82.2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
畅轻爆珠酸奶及伊刻活泉现泡茶健康水饮创新产品等,瞄准Z世代消费需求,在获得市场好评后不断创新,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而奶酪、药食同源乳品、功能性奶粉等新赛道布局,则为长远发展构建护城河。伊利与同仁堂共创推出的系列功能性乳制品,将乳制品与科学配比的药食同源营养成分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健康与品质的双重保障。比如针对“控糖”需求的欣活纾糖膳底奶粉,针对“睡眠”需求的欣活晚间膳底等,都在细分市场占据先发优势。
伊利构建了“成熟大单品+新赛道布局”的梯队,既赢取了当下,又押对了未来。这种梯队避免了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也让创新不再是“孤注一掷”的冒险。
以成熟大单品保当下、新赛道布局谋未来,既能让伊利应对行业波动,也支撑其向大健康平台跨越,伊利的布局远不在当下......
03
伊利还能跑的更远
以“均衡”夯实底盘,用“领先”开拓增量,再以新的领先优势反哺布局优化,如此循环往复,让领先优势不断扩大,也让其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模板。
2024年,当乳业面临供给过剩、需求走弱的双重压力,多数企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困境时,伊利正是凭借全品类均衡优势,不仅实现营收稳增趋势,还保持了1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成为行业“逆周期增长”的典范。
品质才是伊利在资本市场的最强护城河。回顾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用二十年时间跨越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伊利的轨迹堪称最典型的范本:
从最初聚焦液体乳的单一品类,到如今全品类领跑;从深耕国内市场,到跻身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从追求规模扩张,到实现质效双升——伊利用“均衡”解决了“如何稳”的问题,用“领先”解决了“如何进”的问题,两者的辩证统一,让它在行业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权。
这套增长逻辑,不仅是伊利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为中国制造业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突破壁垒、实现突围,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思路。
从亚洲第一到全球标杆,伊利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