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 升
编辑:王 成
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奥赛图”)从事临床前CRO服务及创新药物研发,已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6月,百奥赛图申报科创板IPO,在经历两年多的问询后,将在9月24日(本周三)接受上会大考。
大幅缩减研发人员和投入
百奥赛图主要提供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各类创新模式动物以及临床前阶段的医药研发服务。
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百奥赛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388.08万元、71,691.18万元、98,045.3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0,215.69万元、-38,295.13万元、3,353.69万元。2025年上半年,百奥赛图营收6.21亿元,净利润4,800万元。
2024年,百奥赛图首次实现盈利,扣除政府补助为主的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96.80万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百奥赛图通过裁减研发人员的方式节省了高额的研发费用成本。
2022年,百奥赛图期末研发人员和当期研发费用分别为627名和69,916.74万元;2024年,期末研发人员和当期研发费用分别为337名和32,392.45万元,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均大幅减少。据招股书解释,公司“大规模研发阶段已经结束,内部研发项目大幅下降,为提高人效相应进行人员优化”。
报告期初至期末,百奥赛图的员工总数由1,334人减少到1,095人,减少员工239人,而研发人员净流失290人。
此次IPO,百奥赛图拟募集资金主要投入的方向还是集中在研发方面。截至最新招股书,百奥赛图预计募资118,504万元,投入到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除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募投项目依次提到搭建基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基地、建设约35,000平方米的主体建筑、推进候选药物研究同时挑选候选分子作为候选药物进行开发等项目内容。
报告期内,百奥赛图的创新药开发业务尚未有产品商业化,前期通过裁员缩减成本实现了小规模盈利,而此次IPO建设新的研发基地和开发项目不知道对研发人员又将有什么样的调整?
对外投资持续减值
招股书显示,2024年,百奥赛图的资产负债率为65.28%,期末未分配利润达到-175,367.67万元,生物医药公司前期发展投入极大,实控人也因此背负了债务。
百奥赛图的实控人为沈月雷、倪健,二人系夫妻关系。报告期内,沈月雷向金融机构借款本息合计8,817.98万元,于2023年10月28日到期。2023年7-9月,沈月雷先后向其他4家金融机构取得新增借款8,900.00万元,用于偿还前述借款。2024年12月,倪健向银行取得个人借款1,500.00万元,用于完成百奥赛图收购企业时产生的分期纳税义务。
除了在公司研发上“烧钱”外,百奥赛图还对外投资其他医药企业,不仅产生关联交易,还出现了亏损。
问询回复中披露,基于抗体开发领域的业务需求,百奥赛图参与投资了多玛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多玛医药”)。
多玛医药成立于2021年9月,最早为百奥赛图投资1,000万元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半年后,多玛医药增资至9.5亿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国寿疌泉、人保健康、珠海共赢等外部投资机构股东及第三方投资者共同认购。截至目前,百奥赛图持有多玛医药17.6842%的股权,对应2.1亿元注册资本,为第一大股东,其余9名股东均为有限合伙企业。
多玛医药的实际控制权难以认定,但其多名核心成员均与百奥赛图有关。
招股书显示,百奥赛图前副总经理ZHAORONG CHEN(陈兆荣)于2023年12月辞任。多玛医药官网显示,中文同名人员担任了多玛医药首席医学官,但未提到其在百奥赛图的任职经历。曾在百奥赛图任临床前药理药效部高级总监等职位的黄蕤,目前担任多玛医药首席运营官。
(截图来自多玛医药官网)
问询回复披露,2022年5月,多玛医药成立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有1名董事为百奥赛图提名,其余董事由其他股东和持股平台分别提名。
招股书显示,百奥赛图实控人沈月雷和公司董事魏义良均兼任多玛医药的董事,在多玛医药董事会占据2席,占比大于三分之一,且沈月雷被多玛医药董事会选举为董事长。
报告期内,百奥赛图和多玛医药及其全资子公司存在关联销售,合计金额分别为7,000.00万元、4,000.00万元、6,023.95万元。
招股书显示,因项目研发进度不及预期,2024年,多玛医药净亏损1.68亿元。报告期内,百奥赛图对多玛医药的长期股权投资持续减值,2024年末的金额为15,908.88万元,较初始投资下降24.27%。
卷入专利侵权纠纷
距离百奥赛图与同行和铂医药(02124.HK)的专利纠纷诉讼曝光已将近一年,期间双方你来我往对垒数个回合。百奥赛图被指侵权,或许也是其科创板IPO长久停滞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招股书披露,2024年9月,和铂医药状告百奥赛图的RenNano平台及平台获得的抗体产品侵犯了其享有独占许可的专利号为ZL201210057668.0的发明专利(下称“涉案专利”)。在初次起诉中,和铂医药请求法院判决百奥赛图停止侵权行为、销毁库存侵权产品及用于制造侵权产品的平台、设备,并要求判令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00万元、承担案件诉讼费用。
面对诉讼,2024月11月4日和8日,百奥赛图先后对涉案专利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提交管辖权异议与案件中止处理申请书。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涉案专利早在2005年7月22日就进行了发明专利申请,比百奥赛图成立还早4年。截至今年7月22日,涉案专利已实施有效专利保护20年。
百奥赛图对涉案专利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难以受到认同。2025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了百奥赛图对涉案专利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作出维持涉案专利的专利权有效的裁定。
针对管辖权异议的问题,2025年3月、5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最高法先后驳回百奥赛图的相关诉讼请求。
6月16日,和铂医药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和铂医药专利有效性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侵权诉讼持续推进》的文章,表明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决定是对和铂医药核心知识产权源头创新价值的正当保护,并介绍涉案专利涉及一种利用转基因动物制备全人源仅重链抗体(HCAb)的方法。
时隔一天,6月17日,百奥赛图也在公众号上隔空回应《技术自研 坚如磐石|百奥赛图正面回应RenNano®与和铂医药专利相关事宜》一文,指出和铂医药HCAb平台涉案中国专利将于2025年7月22日到期。文中还提出双方技术差异,百奥赛图RenNano平台为大片段原位替换为人源120+个V基因,完整携带人类重链可变区基因组;和铂医药的HCAb平台仅引入9个V基因,且为小片段转基因技术。
和铂医药的观点主要在于涉案专利属于对此类抗体制备的方法开源;而百奥赛图则阐述了其数量上的优势和基因组的完整性,双方或将围绕具体的源头技术展开辩论。
界面新闻于6月26日发布的《财说|专利战白热化,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针锋相对”》一文,报道中提到和铂医药提起诉讼后于2024年12月追加1亿元赔偿申请。
(截图来自界面新闻)
而百奥赛图披露的赔偿金标的仅为100万元,并且在招股书中仍表示“考虑到涉案专利存在被宣告无效的可能,且有效期将届满,本案可能涉及的赔偿金额较小”。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官网显示,本案已于8月28日上午开庭。截至目前,裁判文书网、公司官网、港股公告等信披渠道没有该诉讼的任何信息,具体庭审结果暂无从得知。
(截图来自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官网)
头顶“基因编辑第一股”光环的百奥赛图能否如愿实现“H+A”、继续扩大资本版图,我们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