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买房送老公,生孩子送钱!魔幻现实背后,是同一个信号

 

背后是同一个魔咒。

1

买房送老公?相亲奔现秒变卖房现场

2014年,四川小城德阳的公交站台上出现了一则广告。画面上,一个性感美女的旁边,几个粉红色的大字格外鲜艳:

“买房送老婆。”

这个广告一亮相,无论是当地的市民还是网友,都大呼雷人。听说过买房送家具、送厨具、送汽车的,这送老婆还是头一回。各地的单身汉更是蠢蠢欲动,高呼春天来了。

 

广告引起关注后,该楼盘的负责人出来说话了:

不是买房就送个老婆,而是“买套房子送给老婆”。

这种在广告法边缘疯狂试探的文字游戏,遭到了广大单身男青年的痛斥,也成为低俗广告的代表。

但谁也没有想到,时隔七年,类似的桥段的又一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买房送老婆”变成了“买房送老公”。

这事还得从一次相亲说起。去年6月,海南的彭女士在相亲网站上认识了北海男子张先生,两人聊得火热,商量好了在北海奔现。

网恋奔现,一个刺激又充满神秘感的场景。但彭女士没有想到,张先生给她的浪漫,是把她带去了防城港的售楼部。

在楼盘现场,销售员说,防城港发展前景很好。张先生也说,他认识房产商,可以拿到最低价:

以后两人就是一家人了,后续装修他来安排。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彭女士,在张先生和楼盘销售的游说下,交了5万定金认购了一套房子。

但下定之后,彭女士逐渐清醒过来,她还发现,旁边的几个楼盘比她买的小区要便宜1000多元/㎡,物业费也少一半。

彭女士感觉自己上当了,她连忙和张先生要求退房退款。但此时的张先生,第二天就要出差,当天下午就把她送回北海,并让她自己坐飞机回海南。

满怀期待的奔现变成了忽悠式的买房,“钻石王老五”张先生,也变成了彭女士口中“潜伏在相亲网站的房产中介”;上一秒还是小甜心,下一秒就成了彭女士,还要急着赶人走。

 

本以为“买房送老公”,没成想房子有点坑,老公也没捞着。

这是一个喜剧,也是一个悲剧。

2

专家口炮催生:印钞2万亿,80后抓紧

还有一个事,因为一个建议,闹得全网哗然。

近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呼吁成立鼓励生育基金,提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观点。

作为一直关注中国生育大业的经济学者,任泽平这次直接放大招,提出了两大劲爆建议:

1、应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时间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

2、一定要抓住1975年—1985年出生的人还能生的时间窗口,不要指望90后、00后。

不愧是当过恒大首席经济学家的人,提出的建议很大胆。面对质疑,他还进一步解释了“印钱生娃”的逻辑:低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生养孩子成本太高、房价太高,所以需要发钱。

为什么是央行印?因为现在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大、土地财政大幅下滑,政府、企业和家庭都没钱,所以印钱生娃。

 

这些观点,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漏洞百出。

首先来看印钱生娃。疫情以来,为了拯救经济,各国央行都在大放水。彭博社数据显示,光2020年,全球四大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就投入了超过5.6万亿美元。

有个略微夸张的表述是,“2020年,除中国之外的10个主要西方国家,印的钞票,抵得上2008年之前5000年文明史所有的印钞量。”

但漫天大水带来的后遗症,我们都知道了。

印钞机一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将接踵而至,2008年的4万亿放水,我们至今还没完全消化完,物价的飞涨更是有目共睹。如果真的每年多印2万亿,未来一个包子卖100块也不是梦,房价还会更上一层楼,贫富差距会更大。

 

那时候,年轻人的压力恐怕更大,更不想生。

况且,印钱的本质其实是征税,让不生娃的群体来补贴生娃的群体。

如果印钱就能解决问题,那津巴布韦早就是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度了。

更关键的是,国外的经验已经证明,印钱和生育率没多大关系。日本、韩国都是发钱生娃的典范,但越印钱,生育率却越低。

再来看让75—85后生娃。这一点就更离谱了。智谷趋势就列举了一个数据:

女性超过35岁就是高龄产妇了,最年轻的85年女性已经37岁了,流产率超过了20%;最大的75后47岁了,流产率超89%。

 

这种催生,某种程度上和“谋杀”无异。

只能说,80后真的太惨了。出生的时候碰上计划生育,大学毕业开始不包分配,结婚生子的时候房价暴涨,好不容易背上了房贷、车贷,转眼“三孩政策”已经来了……

“上有8老、下有3小”,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境况的最坎坷写照。

综合来看,正如澎湃评论的那样——

这篇所谓的中国生育报告,与其说是决策建议,不如说是热搜关键词集合。还是少一些“任泽平式”的哗众取宠吧!

3

荒诞现实背后

“买房送老公”重现江湖,相亲奔现秒变卖房现场;

经济学家口炮催生,建议印钞2万亿,让80后抓紧。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现实背后,其实有着同样的担忧。

海南的彭女士被相亲对象忽悠去买房的防城港,是广西的一座小城,2020年,整座城市户籍人口只有大约101万,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也不过732亿。

根据大碗楼市的调查,近6年来,防城港住宅用地的供应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仅2019年,就比上年翻了一倍有余。在本地买房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防城港要把房子卖出去,只能寄希望于外地客。

资料显示,在买房客户中,大湾区、长三角和东北加在一起占了85%以上,而本地买家,连5%都不到。

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把房子卖出去,什么妖魔鬼怪都有可能出现。彭女士经历的,恐怕也只是冰山一角。

类似的城市并不少见。比这更惨的城市,还有很多。

例如2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套房子的鹤岗,例如黑龙江双鸭山、鸡西、七台河、佳木斯、大兴安岭,宁夏石嘴山,新疆博州,甘肃玉门,陕西铜川,辽宁阜新、铁岭等,他们都属于典型的资源枯竭+收缩型城市。

 

这些城市的房价,处于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末位,与顶端的深圳、上海、北京、厦门等形成悬殊对比。

究其根源,这些城市经历了资源枯竭、产业变迁后,很难吸引外来人口,再加上自身人口流出,就出现了明显萎缩。人走了,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果说这些城市人口的流失更多是人的主动选择,那任泽平提出的建议背后,则是一种被动的无奈。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2012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增加一度超过了1000万人。但在2020年,全国人口净增只有204万人。短短8年时间,中国的出生人口增长已经断崖式下跌。

根据专家的预测,按照这个趋势,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时间,最快会发生在:

2021年至2025年。

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是1.3,也就是说,现在我国平均每个妇女只生1.3个孩子。

 

目前世界平均总和生育率是2.41,我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不仅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高龄少子化”的日本(1.34)还低。

人口和生育问题,正在成为这个古老民族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4

尾声

这两年,鼓励生育的风潮已经彻底吹过来了。

北京优先分房、攀枝花发生育基金、临泽县发购房补助……最近的消息是上市公司大北农,为了鼓励员工生育,连生三胎总共能拿到18万补贴。

这样的鼓励之下,年轻人为什么还是不愿意生?在过往的文章中,原因我们已经分析过很多遍了。不是不愿生,可能是生不起:

等哪一天,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被真正掀翻之日,也就是人们欢欢喜喜生三胎之时!

但换个视角来看,面对人口断崖,焦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何让人们愿意生、敢于生,恐怕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在我看来,任何措施都是暂时的,发展生产力才是唯一的出路。部分人口不够,机器人可以来凑,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发展生产力,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