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超新材IPO:财务危机四伏 内控不规范遭问询

        《电鳗财经》文/尹秋彤

        上海永超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超新材”)IPO目前处于“中止”状态,该公司1月21日收到北交所问询函,经过两次延期回复问询后,截至5月6日仍未回复问询。回复交易所的问询就这么难吗?如此效率和遮遮掩掩,即便顺利上市又怎能保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中国证监会近日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涉足的细分行业都是“门外汉”,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因而《办法》要求强化风险揭示,可以避免投资者盲目“踩雷”,增强风险意识,同时有助于抑制过度的投机炒作。

        看来,在信息披露质量方面,永超新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据问询函,北交所对永超新材核心技术竞争力、财务数据等诸多疑点提出了质疑。

        已触发16条财务风险预警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鹰眼预警系统算法,永超新材已经触发16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2020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亿元、1.47亿元、2.24亿元,同比变动-2.01%、52.49%;净利润分别为1797.62万元、1934.46万元、4225.53万元,同比变动7.61%、118.4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597.61万元、1015.25万元、-915.56万元,同比变动269.89%、-190.18%;毛利率分别为28.58%、34.24%、34.64%;净利率分别为12.00%、13.18%、18.87%。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增速与销售费用走势背离。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变动52.49%,销售费用同比变动-0.94%。营收与现金流变动背离。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9%,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90.18%。

        2021年和2023年度经营性现金流均出现负数,与净利润形成明显背离。这表明公司的净利并未完全转化为现金流入。

        永超新材解释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系公司将贴现信用等级较低的应收票据作为筹资活动,取得的相关款项列入“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所致。其中,2023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一方面是受到票据贴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VCM功能薄膜业务客户以票据结算为主,该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导致现金收入比率下降。

        如果未来公司仍出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且不能多渠道及时筹措资金或合理规划资金的收付,公司可能会存在营运资金紧张的风险,进而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据2024年年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正值,主要得益于VCM功能薄膜产品的客户主要以银行承兑票据结算为主,2023年及2024年该业务增长较多,公司收到该票据后部分陆续到期,形成良性资金循环所致。不过,该公司由于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下降195.49%;由于减少银行贷款,增加分红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下降 341.69%。

        财务内控规范性,北交所发现,报告期内永超新材存在票据找零、第三方回款、物流费用报销结算等财务不规范事项;2024年,公司发生3起与运输合同有关诉讼,均为原告与公司就物流费用结算事项产生纠纷;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但主营业务成本中运输费整体呈下降趋势,各期分别为 401.18万元、232.77万元、219.70万元、123.44万元;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包括龙港盛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再畅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等。要求公司限期说明。

        资金链危机四伏

        永超新材在票据处理和第三方回款方面存在一定的财务内控问题,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面临1809.78万元的短债缺口,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692.16万元。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负债总计6937.93万元,同比增加5.3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也仅为830.44万元,这些情况引发了市场对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关注。

        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中期,永超新材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3612.00万元、4357.02万元、5938.17万元和 6416.25万元,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占收入比例分别为 24.11%、29.68%、26.53%和 51.06%,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占年化后的营业收入的比率为 25.53%。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192.95万元,同比再度增加10.4%。在2024年年报中,永超新材解释称:随着公司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整体呈上涨趋势。公司主要客户信誉良好,且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充分的坏账准备,若未来公司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或加强款项回收,或者客户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尤为注意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4.35低于行业均值7.74,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更是低至4.17。

        应收类资产大于应付类负债。2023年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经营性负债累计为881.3万元,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经营性资产累加为1.1亿元,公司产业链话语权或待加强。

        关于经营现金流及流动性风险,交易所要求永超新材结合产品销售情况、信用政策、结算方式、会计核算方法等,说明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情况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差异较大、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其中2023年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现金流及资金需求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后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公司资金状况、资金需求、筹资能力、回款安排等,分析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期后现金分红方案的执行是否对发行人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造成影响,公司资金情况能否满足开展业务需求;结合银行资金流水说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等获得分红款的主要资金流向或用途,是否存在重大异常,与发行人关联方、客户和供应商及其关联方是否存在异常大额资金往来等。

        永超新材还能顺利上市吗?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转载自电鳗快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