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伊利跨界宠食赛道,到底有啥筹码?


7月15日,伊利旗下宠物食品品牌“依宝(eBorn)”在伊利集团举办的“可感知高品质探寻荟”上隆重发布,超过130家媒体齐聚内蒙古呼和浩特共同见证这场品质盛会。


这并不是一场高调的市场造势,也不是一次花哨的产品亮相。

更像是一种行业宣言——在一个热度频出的市场里,用一套自建的科研与品控体系,回应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宠物食品,到底该怎么做,才算真正靠谱?

过去几年,宠物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资本竞逐的新阵地。国内外食品巨头纷纷下场:

万洲国际收购波兰宠食企业,切入欧洲市场;蒙牛旗下妙可蓝多推出宠物奶酪零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巴比馒头也成立贝雅福宠物食品公司,加码鲜食业务。

在海外,玛氏、雀巢、通用磨坊等传统食品巨头早已将宠物业务打造为增长曲线的重要支点。

01

热闹市场下的深层焦虑:

标准缺失与信任危机

市场确实热闹了起来,但热闹背后,却并不意味着成熟和规范。事实上,在这场“宠物新消费”的狂奔中,一个长期被掩盖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尖锐:

标准在哪里?

在宠物食品行业,很多常见问题早已被宠物主反复提及——腹泻、软便、掉毛、体重起伏、适口性不稳定……它们看似分散、琐碎,但背后往往指向同一个根源:产品缺乏清晰的营养体系与科学依据。换句话说,问题不是没有解决方案,而是从未被认真对待。

从原料选择到配方设计,从功能添加到生产工艺,大量产品缺乏基本的验证逻辑,所谓“有益生菌”“高蛋白”“护肠道”常常停留在概念层面,难以提供经得起实证的科学数据。宠物主们并不知道自己买到的产品具体“好在哪”,也无从判断所谓“配方升级”究竟依据何在。


在没有标准、没有验证的现实下,宠物主只能用一次次“试错”来筛选:哪个品牌吃了不拉肚子?哪种配方不会掉毛?这种以宠物为代价的反复测试,既累人,又危险。久而久之,行业信任也在一轮又一轮的“踩坑”中逐渐耗尽。

更严重的是,目前行业并没有一套真正统一的宠物食品功能评价体系。

营养是否平衡?添加是否有效?适口性、免疫调节、肠道健康等关键词,并没有形成行业共识的验证路径。大量产品以“人食概念”包装宠物食品,却忽视了猫狗与人类在营养需求、生理结构、肠道菌群上的巨大差异。

这些看似专业的技术盲区,其实正是行业的“底层漏洞”。

在这样一个“讲概念多、讲逻辑少”的行业氛围中,真正想做产品的人反而变得不合时宜。

但也正是在这种语境下,伊利选择了“较真”。


他们提出了一个不算新,但却值得被重新思考的问题:在宠物食品这件事上,我们是不是该更认真地做一次了?

02

科研较真:十年磨一剑的

“宠源专利益生菌”

吃一顿饭就拉肚子,换一款主粮软便反复。宠物明明体型正常,却总是掉毛、食欲差、不爱动——越来越多宠物主开始意识到,这些表面症状背后,其实是肠道出了问题。

肠道,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影响整体健康的系统。它既是消化核心,也参与免疫调节。

一旦菌群紊乱、功能失调,就可能带来腹泻、排便异常、皮毛暗淡、营养吸收不良等连锁反应。而市面上多数“含益生菌”产品,仅停留在配方标签层面,缺乏对肠道生态真正有效的干预机制。

面对这一行业“看得见但做不深”的老问题,依宝决定回到最初的源头——从真正属于猫狗的肠道菌群出发,研发一套专为宠物打造的功能型益生菌体系。

这项工程被命名为“宠源专利益生菌”,它的诞生,不是概念叠加,而是一次从零开始的技术重构。


依宝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澳优研究院与多所高校展开基础研究,从健康犬猫体内分离原生态菌株,经历百轮筛选比对,最终锁定2株最具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宠物源性益生菌。这些菌株是来自宠物肠道、适合其生态环境的源性菌。

为了验证功效,团队选择1–2月龄的幼猫幼犬,在真实喂养场景中连续干预21天,通过猫/犬科学循证的12项功效验证,最终结果显示,腹泻率有效降低70%,肠道环境与免疫状态同步改善。这些数据,不再是“理论值”,而是来源于犬猫科学验证的真实成果。

这项研发历时10年,由伊利联合中国农科院与澳优研究院共同研制,汇聚8位来自动物营养、生物发酵、微生态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包括魏雪、胡少震、康文丽、吴忠坤等。

他们从菌株分离、体内试验到临床功效验证,构建出一个从源性筛选到产业落地的闭环体系。

目前,“宠源专利益生菌”已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技术成果被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它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真正基于猫狗肠道生态构建的宠物源性益生菌工程;它让“含益生菌”不再停留在成分堆叠,而是具备了清晰的作用机制与循证成果;它也补上了长期以来国产宠物食品在这一领域缺乏原创底层能力的系统短板。

03

当热度散去,

还能留下什么?

当“宠源专利益生菌”这七个字背后,站着十年的科研投入、八位专家的联合攻关、两项国家专利的成果验证,它所代表的,已不只是一种功能成分,而是宠物健康领域一次从源头到路径的深度变革。

为什么是伊利来做宠物食品?答案,或许藏在它提出的那套“3个100%”标准里。

这不是一次纯粹的跨界,而是一种路径延伸。依托乳品主业20余年的安全管理体系与营养研究体系,依宝在用伊利品质重新定义宠物食品的底线与标准。

所谓“3个100%”,指的是依宝秉承伊利集团的品质标准:100%用心、100%健康、100%安全。


100%用心,来自十年科研工程“宠源专利益生菌”的系统建设。依宝联合中国农科院与澳优研究院,聚焦犬猫本体肠道菌群,从源头菌株分离、筛选、验证,到多轮动物实测、临床功效验证,构建出一套科学闭环。最终成果实现了腹泻率下降7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套体系,让“含益生菌”不再停留在配方概念,而是具备真实功效和可复制机制。


依宝强调“100%安全”,即每一批产品均通过权威机构检测,真正做到“透明可溯源、吃得有依据”。检测机构包括SGS和华测检测,两者均为通过CNAS和CMA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这意味着依宝承诺的不是“抽检合格”,而是“每批必检”,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心。


“100%健康”则围绕“营养吸收”与“免疫提升”两个核心指标展开。依宝联合国内高校机构共同研究,聚焦猫咪乳糖不耐、幼宠免疫低等痛点,采用A2奶源和0乳糖技术,力求让宠物牛奶更接近天然猫母乳成分,真正实现“既能喝、还能补”。


看上去,标准已经立起来了——有科研、有验证、有第三方报告、有场景落地,也有体系支撑。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的标准,能不能成为行业共识?能不能被更多品牌跟进?能不能为宠物主真正带来选择信心?

毕竟在今天的宠物食品市场,仍有大量产品停留在“配方叠加”的逻辑上,缺乏从源头到终端的验证链条。就如开头所提,“高蛋白”“含益生菌”“护肠胃”等关键词仍屡见不鲜,却难以追踪其真实成效。要让“科学标准”取代“营销话术”,并非一朝一夕。


更现实的问题是:在生产、流通、价格控制等多重变量下,伊利所提出的“3个100%”,是否能保持稳定性?是否具有行业推广价值?是否能建立起新的市场“信任锚点”?这一切,都还有待市场检验。

毕竟,标准之所以珍贵,不在于提出时有多响亮,而在于能否穿越时间考验、被体系持续复制。


从研发到落地,从实验室成果到消费端体验,这条路既漫长,也充满挑战。而在“重投入、慢产出”的现实逻辑面前,能坚持用科研打底、用验证说话的企业,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