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匠人”还是“狂人”——制约“松鼠老爹”的局限到底是什么


作者|企业家记事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2024年成为三只松鼠和“松鼠老爹”章燎原的“翻身之年”。

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106.22亿元,同比激增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214.3%。这一成绩不仅重回百亿阵营,更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高端性价比”战略的推进,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如新疆原料基地建设)和渠道优化,毛利率提升至21.77%,净利率达3.84%。分季度看,2024年Q4营收34.53亿元(+36.35%),净利润0.67亿元(+32.63%),延续了前三季度的高增长势头。

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增速显著放缓。财报显示,Q1营收37.23亿元,同比仅增2.13%,净利润同比下滑22.46%,经营现金流锐减62.96%。从财务信息可以看到——

渠道成本激增,线下分销快速铺开(终端数超10万个),但毛利率仅22%,低于线上直营的35%,叠加物流与人力成本上升,销售费用率攀升至28%;

价格战压力,零食行业“内卷”加剧,竞品通过量贩模式压低价格,三只松鼠虽强调“高端性价比”,但终端售价仍高于市场均值10%-15%,导致部分客户流失;

投资拖累,自建工厂、供应链数字化中台等投入导致资本开支达7.8亿元,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利润。

资本市场反应呈现明显分化。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三只松鼠股价从15.4元飙升至42.76元,涨幅超170%,成为休闲食品板块领涨股。这一波行情先是由业绩复苏和政策预期驱动,消费股受关税松动预期提振,叠加公司抖音渠道收入增长180.73%的利好。但2025年3月后,伴随赴港上市计划公布,A股投资者担忧股权稀释,股价回落至28.78元(截至5月19日),较峰值回调33%。

值得关注的是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招股书显示,公司拟通过H股融资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已在越南、泰国设立子公司试水东南亚市场,并计划与Netflix合作推出动画IP。尽管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仅0.01%,但RCEP关税优惠与供应链外延(如澳大利亚坚果基地)为其长期国际化铺路。

“翻身”源于上市后连续三年的下滑

三只松鼠2019年上市时,曾经是“国民零食”第一股,收入突破100亿,但随后就是收入连续四年下滑,2023年时只有70亿出头,利润先升后降。股价一路下跌,从上市后创出的90块高点跌到14块钱,伴随着早期投资者套现离场,市值快速萎缩。章燎原在这期间没有停止四处冲杀,可以说把管理教科书上的尝试了一个遍。

首先章燎原对三只松鼠的业务结构做出了全渠道与多品类的转型。

销售渠道从电商依赖到线下冲锋,线上占比从2020年的80%降至2024年的70%,其中抖音取代天猫成为新引擎,收入同比增长180%。线下分销业务爆发式增长,收入26.41亿元(+80%),通过“MINICEO”区域合伙人模式,终端网点覆盖至县域市场。但此番快速扩张也引发窜货乱价,使价盘管控成为新挑战。

其次,三只松鼠的产品品类从以坚果为主向更多的“新品”突围。目前,坚果品类仍贡献超40%收入,但2024年下半年增速降至32.86%。公司加速孵化子品牌小鹿蓝蓝(婴童零食)营收7.94亿元(+35%);超大腕(方便速食)、东方颜先生(中式滋补)等新品牌尚处培育期,未形成规模效应。

多品类战略已经让三只松鼠的SKU超2000个,目前表现长尾产品盈利能力薄弱,库存周转效率仅提升15%。

最重要的还是“松鼠老爹”对公司进行的“战略升级”——供应链革命与IP生态。

章燎原推动的“高端性价比2.0”战略聚焦两大方向——

对供应链垂直整合,控股12家核心代工厂,自建新疆/云南坚果种植基地,目标3年内将生产成本降低20%。2024年供应链腐败查处12起,数字化中台初步实现全链路品控;

做IP生态闭环,成立万物灵动文化公司,开发《三只松鼠》动画(拟2025年上线),并布局松鼠小镇2.0(计划3年落地50家综合体),试图打造“零食+娱乐”消费场景。

众人眼中的“狂人”的可能反而正是这位“松鼠老爹”的天花板

章燎原在他“出道”时就以“流量狂人”示人。

2017年,苏州。三只松鼠首家线下体验店开业当天,章燎原抡起铁锤砸向自家门店玻璃,碎片飞溅中他高喊:“装修不合格!必须重来!”随后剃光头发誓“从头再来”。这场表演式营销,将章燎原的“狂人”特质推向极致——他擅长用戏剧化冲突收割流量,信奉“所有问题都能用传播解决”。

章的这种“狂”已经被他植入成为三只松鼠的企业基因。定价是颠覆式的,2012年以“全网最低价”血洗坚果市场,用价格战击穿传统渠道;流量一定靠豪赌,年营收3亿时敢签杨幂为代言人,广告费占营收比超30%;最后结合近乎癫狂的跨界表演,从坚果到潮牌服饰、动画IP、主题乐园,章燎原宣称要打造“松鼠宇宙”。

但狂人逻辑的总会有代价。2021年“眯眯眼”广告事件中,章燎原的“争议即流量”信条就遭遇反噬,品牌单日蒸发市值15亿。市场普遍的质疑是当流量狂欢撞上价值观红线,“狂人”的边界在哪里?

面对质疑,章燎原的回应是要从一个“狂人”蜕变为一个“匠人”。他对供应链的执着与做营销时的癫狂如出一辙,2023年新疆巴旦木种植基地动工时,他蹲在田间数小时研究土壤湿度,要求“每颗坚果直径误差不超过0.5毫米”;自建种植基地,将原料成本压缩20%;对控股的12家代工厂派驻“松鼠质量官”实时监控;投资智能化分装线,企业自己的质检标准项目大大超出国标数量。

“我要让三只松鼠从网红变成长红。”2024年供应链大会上,章燎原的发言被视为“匠人宣言”。

章如此决绝的原因是2019-2022年这三年中三只松鼠一路狂奔的产品线面临代工品质失控,超6000起质量投诉,消费者称“买坚果像开盲盒”;同时,代工厂层层加价,坚果原料成本占比从35%飙升至48%,利润黑洞若隐若现。

但人们仍然无法消除对章“双面性“的怀疑。

企业内部新旧势力对抗,90后电商团队要求“All in直播”,传统经销商痛斥“低价乱市”;空降的CEO推行宝洁式流程管理,老员工抱怨“失去创业狼性”;IP生态部门烧钱做动画,供应链团队抱怨“钱该投给工厂”。

章燎原试图用“分权制衡”破局:自己主抓供应链,放权CEO管理渠道。但 “他依然会在深夜打电话要求修改抖音脚本。”狂人基因难以彻底封印。

在章燎原的三只松鼠身上,体现出中国新消费品牌的集体焦虑,要流量疯子,还是产品匠人?

流量派认为在注意力稀缺时代,必须先“狂”出圈,再补课产品;匠人派主张没有复购的流量是毒药,必须死磕供应链。

“他的矛盾,本质是中国消费升级路径的迷茫——究竟该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回归制造业本质?”

章燎原的办公室挂着两幅字,一幅是“唯偏执狂生存”,另一幅是“慢就是快”。

究竟哪幅字才是最终的三只松鼠,只能留给时间给出答案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注:本文转载自蓝筹企业评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