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这些数据,揭开医疗企业董事长薪酬的遮羞布


作者|睿研 编辑|Emma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最近,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个人年薪达到6.39亿元登上了热搜,尽管后来公司澄清这一年新属于美国会计准则针对齐全的特殊计费方式,并不是实际薪资收益,但还是让不少吃瓜群众羡慕了一把。

《蓝筹企业评论》拔了拔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情况,在披露董事长薪酬的4231家上市公司中,有13位董事长年薪超过了1000万元,而且前三名全部来自医疗行业,他们分别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百济神州,董事长年薪达到了4180万元、2494万元、2019万元。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蓝筹企业评论》继续对医疗企业董事长薪资进行了深度研究,发现大部分董事长的薪资确实理所应当,他们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核心骨干,带领公司创造了不错的收益,为员工、投资者带来了财富。

当然,《蓝筹企业评论》也发现有部分企业董事长的高薪有些匪夷所思。比如董事长薪资在A股上市公司排名第三的百济神州,上市以来从未产生过盈利,年年大幅亏损,最糟糕时一年亏损近140亿元,但丝毫不影响董事长个人拿千万年薪。

不光是百济神州,《蓝筹企业评论》发现在A股上市医疗企业中,公司利润大幅亏损,董事长高薪照拿不误的现象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董事长因自身问题被立案调查,既影响了公司声誉,也给投资人造成了财产损失,但依旧保留了自己高薪。

A股药企董事长们的年薪,真的合理吗?

01

医疗板块哪个领域的董事长薪资最高?

Wind数据显示,在4231家披露董事长年度薪酬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平均年薪达到了137万元。而490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平均薪酬达到了174万元,明显高于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年度薪酬,侧面说明医药产业作为具有高门槛、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董事长薪酬相对较高。

《蓝筹企业评论》统计了A股490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各个细分行业董事长薪酬的情况,发现A股医药公司的董事长们也遭遇了“降薪”:2024年,化药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薪酬为167万元,同比下滑4.75%;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薪酬为199万元,同比下滑0.65%;医疗服务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薪酬为227万元,同比下滑7.13%;医药流通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薪酬为142万元,同比下滑12.26%;中药板块上市公司董事长平均薪酬为133万元,同比下滑1.25。仅有医疗器械板块董事长薪酬实现了略微上涨,达到了174万元,上涨幅度为0.27%。

蓝筹企业评论整理,数据来源:Choice

《蓝筹企业评论》还发现,同一板块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薪资却可能天差地别。比如在中药板块,董事长薪酬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济川药业、亚宝药业、奇正制药,薪酬达到了433万元、427万元和364万元。但是排名倒数的神奇制药、新里程、同仁堂,董事长年度薪酬只有4万元、4万元和21万元。

在大家的认知中,知名企业董事长年薪或许会高一些,但同仁堂董事长21万元的年薪着实让人有些“大开眼界”。

《蓝筹企业评论》发现,2024年同仁堂的业绩表现的确不佳,归母净利润下滑了8.54%,经营现金流下跌59.29%至7.61亿元。

从薪酬上来看,尽管同仁堂董事长拿着低薪,但董监高的薪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去年全年董监高总报酬增长9.1%至1164万元,其中董事杨利年薪增长40.37%至139.44万元,董秘冯莉年薪增长30.68%至129.93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员工平均年薪从20.75万元降至19.42万元,降幅达到6.4%。

除此之外,在医疗器械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头部迈瑞医疗、奥美医学的董事长年薪能达到2494万元、549万元,但是尾部企业如康拓医疗、倍益康、东富龙的董事长薪资只有32万元、31万元、27万元。

02

董事长的高薪从何而来?

为了探寻董事长的高薪从何而来,《蓝筹企业评论》统计了A股490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将董事长薪酬与营业收入、净利润、员工薪酬作对比,发现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2、0.37。总结来说,董事长薪酬与营业收入、净利润、员工薪酬的关系都不太大,与净利润关联性稍强一些。

其中,医药领域薪酬排名第一的是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年薪达到4180万元,去年公司营收392.41亿元、净利润为95.68亿元亿元;排名第二的是迈瑞医疗的李西廷,年薪达到2493.9万元,去年公司营收367.26亿元,净利润为117.4亿元。总体来说,这两家头部医疗企业董事长能拿到高薪是理所应得的,无论从营收还是从利润的角度都说得过去。

但是董事长薪酬排名第三的百济神州,就值得讨论了。百济神州董事长欧雷强去年的年薪为2019.38万元,但是公司从2017年以来,就没有盈利过。去年百济神州净利润为-49.7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79亿元。2022年的时候亏损更是夸张,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38.24亿元。笔者都忍不住想问一句:公司经营做成这样了,董事长凭什么安然自若地拿着高薪?

蓝筹企业评论整理,数据来源:Choice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A股医疗领域里也不少。

比如荣昌生物,近三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亿元、-15.11亿元、-14.68亿元,但董事长王威东的年薪却达到了25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年报中披露,辉瑞对从荣昌生物引进的维迪西妥单抗计提了高达2亿美元的减值,加剧了投资者对于该药品销售预期的不确定性。

君实生物也同样离谱,董事长熊俊去年年薪高达383万元,前年年薪更是高达712万元,但该公司从2015年以来从未产生过盈利,扣非归母净利润一直为负。这家公司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董事长熊俊原本是湖北省一个税务局的科员,后来担任国联基金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在某种机缘巧合下摇身一变成为了上市公司董事长。不得不说,在金融界大范围降薪的背景下,熊俊先生时机把握得十分精准。只可惜,他和许多基金经理一样,未能让公司产生盈利。

蓝筹企业评论整理,数据来源:Choice

03

哪些医疗企业老板薪资拿得“问心有愧”?

A股董事长薪资向来备受市场关注,不少董事长曾在公司危难时刻降低薪水,向外界传递出与公司、股东共患难的决心,如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宣布放弃当年薪酬;再比如去年时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的郁亮,自愿领取月薪税前1万元,要知道郁亮在巅峰时期年薪曾高达1200万元。

但是纵观A股医疗企业上市公司,有许多企业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种种问题,但董事长本人依旧领取着高额的薪水。

比如卫宁健康,去年被曝出在参加医院系统与医保平台接口改造采购项目时,存在围标串标嫌疑等违规行为,被禁止三年内参加联勤保障部队全部产品类别采购活动。而在前年,公司董事长周炜就因涉及行贿事件被立案调查,股价在短短几日内下跌超30%,让股民们损失惨重。接二连三的不良事件,足以暴露出公司内部行为的不规范。但即便如此,董事长周炜在2023年、2024年依旧拿着110.19万元、110.46万元的高薪,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再比如老百姓大药房,近年来旗下子公司出现多例违规经营情况而被罚的案例,涉及销售劣药、捆绑销售连花清瘟胶囊哄抬价格等,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还在去年7月份被湖南省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事情没少出,但是董事长谢子龙的年薪依旧高达216万元,稳如泰山。

阳普医疗这家公司更是离谱,去年时任董事长邓冠华一年内两次被采取留置措施。第一次是在去年4月8日,公司披露邓冠华因涉嫌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实施留置,当日股价下跌13.09%;之后在去年7月8日,公司称邓冠华被珠海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去年年底,邓冠华由于因无法正常履职,辞去了一些列公司职务。

尽管给公司和投资者惹了不少麻烦,邓冠华在去年依旧领取128万元的年薪。值得注意的是,邓冠华本人在去年年底还持有阳普医疗4919万股。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有这么多股份,还要领这么多薪资,邓冠华真的是一分钱也不想少赚。

《蓝筹企业评论》认为,医疗作为关乎生命健康、关系民生的敏感行业,董事长恪尽职守、企业规范化运作十分重要。毕竟,一旦董事长因各种因素被立案调查,都会对公司的品牌声誉、投资价值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时候,董事长依然悄无声息拿着高薪,让股民们默默承担损失,着实有些不太合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注:本文转载自蓝筹企业评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